您的位置 娱乐 > 明星 >

“把学位交给贫困生,怎么盈利?”这部电影,就该在学校轮番播放

“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失了志气”——薄伽丘“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富兰克林“贫穷不

“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失了志气”——薄伽丘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富兰克林

“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容。”——席慕蓉

经历教育是所有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在我们心中,对学校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这里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有人则认为这里是唯一可以拉近起跑线的地方。

在我看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地方可能变了味儿,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电影《起跑线》。

电影刚开始,角色们的人设就定位的非常清晰——底层社会中的有钱人。

母亲米塔·巴特非常宠爱女儿,对于上流社会有一种近乎执念的向往,希望通过顶尖的教育资源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的梦想;父亲拉吉·巴特很能干,从小裁缝店到时装店赚的钱越来越可观,但也差不多到了极限,只能做个中产家庭了。

对于妻子想让女儿从起跑线就开始进入上流社会的想法非常不理解,但一番说教也开始了行动,既“装富”又“装穷”。

影片的重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观众在这时很容易在自己价值观的基础上对角色做出是非判断,能够用理性的目光看到影片最后,真正理解,才能体味出影片中包含的教育意义。

在印度阶层问题是很严重的,在什么阶层出生基本上就已经固化,拉吉·巴特夫妇一直都没有错,除了用特殊手段抢夺了本属于那个热心穷人儿子的名额。

这个贫民窟中善良的男人,误以为拉吉·巴特为了给女儿凑学费要违法,撞向了行驶的汽车,用医药费帮他凑学费。

这部剧亮点之处在于阶层的描述非常明显,富人就是富人为富不仁,穷人就是穷人骨气仍在,校长没有太多的掩饰,直截了当的说自己就是为了名利,把入校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学校还怎么盈利?拉吉·巴特到最后亲手放弃了争取过来的学校名额,当场揭穿校长的真实面貌,最精彩的一幕就是台下坐着那么多人,大家都无动于衷。

此类题材还是比较敏感的,但教育意义真的非常棒,就该在各个学校里面轮番播放,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争抢教育资源、好学生、有钱人的游乐场。

可能有人觉得这很符合自己目前所遇到的事实,其实在全世界也是通病,起跑线是父母在备孕是就已经思考的问题,从胎教开始入手,生怕哪里被别的孩子落下,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意见,就像是被操控的木偶,也可怜了天下父母心,这些父母也是不想让孩子以后过得比别人差,要说谁有错,站在各自的角度上,谁都没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3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