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娱乐 > 明星 >

《小偷家族》:他们想偷的,始终是凉薄世界中的一点温情

《小偷家族》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是枝裕和最先从事导演这一行,是从拍纪录片开始的。保持对现实的高度关注,这是是枝裕和多年来一直坚

《小偷家族》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是枝裕和最先从事导演这一行,是从拍纪录片开始的。保持对现实的高度关注,这是是枝裕和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初衷。近年来,是枝裕和把视角聚焦到“家庭”这一具体的点上,比如《奇迹》《如父如子》《海街日记》等,皆是围绕“家庭”主题的电影。他最新的电影作品《小偷家族》,依旧如此。对是枝裕和而言,“家庭”,是他看透社会现实的一扇窗,是他观察现实的原点。

小偷家族,偷的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小偷家族,偷的是东西。的确,这家人有六口,其中四个都在偷。治和信代是一对情人,信代遭前夫家暴,和情人治一起杀死了前夫,虽然是正当防卫,但治揽下全部罪责入狱坐牢。出狱后,治和信代只能靠偷窃度日。在被老太太初枝接纳后,家庭的开支多是用老太太的养老金,信代和治当起了临时工可以贴补家用。信代和治一起去偷东西的时候,救下来当时还幼小的祥太,治把偷东西的技能教给了祥太,后来,治和祥太又教给了无家可归、总是被父母打骂的小女孩由里(后改名为玲玲)。

洗发水、薯片、鱼竿等等这些日用品,或是能拿来卖钱的,他们都偷。他们是生活在高楼林立的东京里最底层的一群人,如蝼蚁一般挤在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他们是一群被甩出社会结构之外的人。

所谓“被甩出社会结构之外的人”指的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急剧变化过程中,快速生成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正在逐渐消失,社会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这些人就被称为甩出社会结构之外的人。(资料来源:《企业导报》)

然而正是这样一群人,这样一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却成为彼此扶持的一家人。不是利益,不是私欲将他们捆绑在一起,而是为了那一点点温情,为了在人情冷暖中一点相互慰藉,这才是他们真正偷来的东西。

就像祥太所讲的那个小黑鱼的故事:小黑鱼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击退金枪鱼。悲伤痛苦中的人,卑微如草的人,只有靠在一起,才能相互取暖。那是当老太太初枝把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一个个接进家的时候,是信代看到玲玲身上和自己有一样的伤痕,然后抱着玲玲对她说“他们说喜欢你才会打你,是假的。真正喜欢你,会像这样,抱着你”;是奶奶温柔地给玲玲擦药膏的时候;是治哄着祥太让他叫爸爸的时候;是亚纪依偎在奶奶身边,奶奶会注意到她脚凉而问她今天开不开心的时候;是他们一家人在海边开心地玩水的时候;是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对着自己“家人”的背影,轻声呢喃“谢谢”的时候……

《小偷家族》背后是导演是枝裕和“家庭解体”的关注

这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柴田治(“父亲”)、柴田信代(“母亲”)、柴田亚纪(“姐姐”)、柴田祥太(大“儿子”)、柴田初枝(“奶奶”)、由里(小“女儿”)。他们六个人因为各样的原因,临时组建成一个家庭。

近年来,“家庭解体”成为日本社会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小偷家族》这部电影可以说,就是是枝裕和导演对“家庭解体”这一社会伦理危机的关注。所谓“家庭解体”指的是:家庭的正常生活过程已完全中断。通常是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角色冲突、家庭功能失调、最终导致家庭成员无法共同生活。(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解构的后果:家人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家庭暴力、孩子因缺乏正确引导和管教做出违法行为等。

在《小偷家族》这部电影中,“家庭解体”这一社会伦理问题,被赤裸裸展现出来。电影里对每个人的身世并没有做过多的陈述,但在剧情的推进中,我们会发现:

老太太初枝:是这所与东京都市格格不入的老房子的房主,她的丈夫移情别恋抛弃了她。她的儿子并没有尽任何义务,而只在乎她这个破房子拆迁后自己能得多少钱。

信代和治:是一对情人。信代被前夫家暴,后来正当防卫杀死前夫,出狱后和信代一起逃到了这里。老太太初枝收留了他们。

祥太:他是被信代和治在偷东西的时候救下的。

亚纪:她离家出走,是因为不被父母重视,父亲和继母最宠爱的是妹妹纱香。至于为什么亚纪会投奔奶奶,按剧情推断,是奶奶在去她家祭奠她的丈夫时遇到的。

由里(后改名为玲玲):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父母总是吵架,父亲家暴母亲,而母亲反过来又把伤害加在女儿身上的家庭,由里总是满身伤痕,由里的父母并不在乎她的死活。

或是被丈夫背叛抛弃,或是受家庭暴力被丈夫虐待,或是被父母遗弃,他们都是“家庭解体”的牺牲品。

然而电影的结局是,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假似家庭分崩离析。未来社会的家庭走向如何,导演是枝裕和并没有给出解决方式,而且,他这样处理结局,也代表了他无力改变“家庭解体”这一现象。是枝裕和呈现了一种反伦理、非传统的家庭形式:一种不是基于血缘关系,而是基于情感连接的家庭。同时,他也对“未来家庭将走向何方”提出了疑问:如果像这样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生活在社会底层,像蝼蚁一样的一群人都能重新组建家庭,都能在这个“家庭”里各自分工,互相扶持,给予彼此温情,对“家”的概念有如此强烈的认同感,家庭角色如此稳固的话,为什么传统家庭却会走向解体?祥太:这个家庭走向支离破碎的导火索

《小偷家族》里每一个主角,包括他们的身份、结局都有留白。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祥太。因为祥太被抓,是导致这个家一夜之间支离破碎的导火索。

祥太的身世很模糊,他有可能是被偷来的,也有可能被信代和治救来的。但如果推测一下会发现,偷来的这种立场站不住脚。因为信代在发现由里(玲玲)这个小女孩后,她第一反应是送回去。所以即便信代无法生育,即便她想做母亲,也不会去偷一个孩子来,再加上她本身的生活就已经足够朝不保夕。所以合理推断,在她和治偷东西的时候,或许因为父母粗心等原因,而救了被关在密闭的车里的祥太。

在祥太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变化。电影一开始,就是祥太和治偷东西的画面。治告诉祥太,商店里的东西是没有主人的,祥太也一直相信。后来,商店的店主,一个老爷爷让祥太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这个时候,祥太的心里开始怀疑起治所传递给他的三观。作为一个父亲的角色来说,治并没有引导祥太走上正确的道路,或许治小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然而当祥太用自己的直觉来感受周围的一切时,他也在分辨治所教给他的那些东西,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被社会所接纳的。在从车里偷东西的时候,祥太已经明显不愿意再配合治继续做这种事。

当祥太带着妹妹玲玲再次在超市偷东西的时候,祥太觉得,自己不能再让妹妹玲玲走上这条路。所以在后面偷橙子的时候,他拼命跑开只是为了保护妹妹。及至后来入院,警察来询问,

才掀开关于这个家庭的血淋淋的过去。不管招来警察这个结果是不是祥太故意的,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祥太不愿意再继续这样的生活,他的三观已经和这个家庭,和治教给他的出现分歧。最后,他被送入福利院接受看护和教育,他从书本上学到的那些东西也是治所无法给他的,因为在治这个家庭里,祥太只能每天待在家里,无法上学。

祥太始终没有对治喊出那声“爸爸”,最终当他坐在公交车上,祥太才回过头冲着窗外,对着已经落在后面的治轻声喊了一句“爸爸”,然而,治始终都没有听到。

电影的最后,信代被判坐牢五年,她把掩埋奶奶尸体的所有的罪责揽在自己头上,因为治有前科,如果被判刑的话会更重;治始终没能等到祥太的一声“爸爸”,由里被家暴的父母接回了家;离家出走,在风俗店上班的亚纪,从警察那里得知,奶奶生前每个月都会去她家领钱,但至于她知不知道,奶奶收留她并不是为了那些钱,而那些钱也是为了留给离家出走的她就不得而知了,但从亚纪最终还是回到那个老房子这一点来说,她应该是相信奶奶是出于爱护她,而不是为了每个月去她家零钱(亚纪的父母应该猜出这个大女儿被奶奶初枝收留了)。

电影的结局,是一个开放性结局,很多人都希望,最后,祥太回来找妹妹玲玲了,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带着玲玲离开了那个伤害她的家庭。但谁都不知道,如果发生在现实社会中,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没有人知道,玲玲最后趴在栏杆旁边向外瞭望的时候,她看到了什么。就像电影里的一幕,当他们六个人一齐望着漆黑的夜空时,他们听到了放烟花的声音,但镜头里却没有显示他们是否真的看到了烟花。

然而,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在以后祥太和玲玲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记得这个曾经在黯淡岁月里给过他们温暖的家,一定记得这群并不光鲜、高尚,但却真真实实地爱过他们的家人。而信代和治,也一定会记得曾抚养过的这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这点温情,足以支撑他们面对以后或是一成不变,或是更加黯淡的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