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的时候,在上海住了一周,期间有幸去看了一场线下脱口秀表演。在这之前,我对卡司的了解仅限于李诞、池子、庞博、王建国、思文、ROCK、呼兰这几个,直到那时才大开眼界。
记得那天先是去的南京路步行街,然后跟着导航把不到两公里的路愣是绕了半个小时,才走到了外滩。看一场“噗哧脱口秀”的开放麦只要2.33元。我想着花两块多去大笑一场,何乐而不为呢?
No.1
外滩美术馆可是个“大雅之堂”,在那里搭建一个脱口秀小剧场,在艺术殿堂中大谈生活琐碎,颇有雅俗共赏之境界。那天到的早,便被主持人有幸地请到了第一排,我还是当晚最年轻的一个观众。记得那天晚上上台的七个人里,他们大多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坐地铁到各地演出,甚至还有家在距离上海3公里外苏州某处的,经常性的跨市奔波。
那晚很开心,卸下了疲惫,发现其实做脱口秀的人并不是说能有演讲的口才便敢站上舞台,他们并不靠这个赚钱,所以并不完全是为了取悦观众而刻意。所有的人都有很明确的三观,从他们讲的高铁取票、地铁坐过站这些平常经历便能看出他们的生活并不独特,所有的独特都源自感官和语言的魅力,共鸣也由此而生。
No.2
最近追了六期《脱口秀大会2》,“独立女性”思文、“交大吴亦凡”庞博、“车间女工”赵晓卉,每个人散发其独特的身份魅力。于谦的到来让我见识到了脱口秀与相声的共通之处与同样精彩,也更从许多新人的身上见识到了脱口秀很多全新的表演形式。他们的节奏感更加强烈,肢体语言更加突出,语言层次更加多变,丢下包袱,抛梗不断。
比如,“颜怡颜悦”的双胞胎组合,不同于相声的一捧一逗,她们语言层次的分明本身便给观众代入一种新鲜感,时常爆出的绕口令似的吐槽方式在逗笑的同时加深共鸣印象的产生。
再有“昌叔梓浩”的漫才组合。“漫才”源于日本站台喜剧的一种表演形式。两个演员一个扮演傻子,一个扮演正常人,表演形式的新颖,情绪的夸张使原本单一的脱口秀注入了戏剧的血液。
最新一期又出现了继王勉&ROCK之后的全新音乐脱口秀组合王勉&CY。抱着一把吉他站上脱口秀的舞台,用旋律讲述故事,吐槽生活,极具记忆力地俘获了听众的注意。
越来越发觉脱口秀表演的魅力了,轻松愉悦、幽默诙谐,不需要对不公的、喧闹的世界做出强烈的反驳与抨击的举动,而是以一份乐观至上的心态去融入这世俗化的世界,温柔地解冻生活的“恶”与“丑”,用经过语言修饰的经历化开人们怀抱生活的僵硬姿态。
文字:徐伟哲
图片: 腾讯视频&笑果文化&徐伟哲
编辑:相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