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社会 >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李秀云专访 2023.11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李秀云李秀云,女,汉族,现为齐白石老人门下真传第二代弟子。出生地:山东泰安。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李秀云

李秀云,女,汉族,现为齐白石老人门下真传第二代弟子。出生地:山东泰安。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秀云深受白石老人的绘画影响,熟练掌握了墨色的重、淡、清和笔触,表现出了虾的活跃灵动和自然,在此基础上,她以独特的构图,创作出了以虾代龍的各种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展现出了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李老师,您作为齐白石老人门下真传第二代弟子,在传承画虾技法的同时,您不断创新形成了您的个人艺术风格,您能谈谈您的艺术创作经历和您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吗?

李秀云:我自幼喜欢画画,通过一次展销会上巧遇师傅董长青,他在展销他的作品(虾)他画的虾像龙在腾飞,看后我非常喜欢!当我了解他是齐白石老人的弟子时,我动了心,当天我就找机会说明了我的要求(认他为师傅)之后拜师学艺,我成了真正的白石老人的再传弟子,从此,老师不耐其烦的教我画虾,我在不断的反复学习的基础上,悟到了齐白石老人画虾的精髓,独特的艺术特点,画起来不觉疲惫!越画越爱画,越画越熟练,所画作品慢慢形成了我自己风格的特色作品并开始创作。

我不管怎么创作都没有脱离齐派的画法。在我这里,创作是自己的,但作品的魅力值永远属于齐派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是龍的传人,白石老人说虾似龙,他把虾也称作龙,逢年过节中国人都以各种龙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欢庆鼓舞表达喜庆之意!在一带一路文化复兴之时,我作为齐白石门下第二代弟子,这么喜欢画虾,更爱我们的祖国、爱人民,我想,我画了这么多年虾,要把我所学到的国画(虾)这门艺术艺术用在实际上,为祖国为人民为艺术复兴做点贡献,怎么做呢?首先我想到了我们的国家、中国的56个民族,怎么样把龙(虾)和56个民族和中国地图联系到一起呢?通过策划、构思、构图一番思索,开始了我的创作之路,开始创作很困难,尤其中国地图,要把56个虾精准的展现在中国地图上,凹凸不平的曲线上要安排好大小不等的56条虾,必须要特别精准,通过反复一遍又一遍的不谢努力!我的创作《中国龙地图》红纸金虾图形终于完成了,红纸代表喜庆、红红火火!金虾代表56条金龙,(56个民族)寓意: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的中国大地之上,有56各民族为实现中国梦伟大梦想在腾飞。近日,我又以虾代龙,围绕着我国的56个民族为题材创作了《中国龙》《巨龙戏珠》等……之前我用99条虾画出了10米长卷《百龙献瑞》《二十一世纪》(用21个虾组成)创作了23米长卷《巨龙戏珠》四条屏(为迎接港珠奥通车所创),为迎接十九大召开创作的一幅百米长卷《神龙见首不见尾》,创作了虾组字《艺海浮台》等各种各样的作品,作品56个虾组成的《中国龙》地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宾礼列为外供作品并收藏、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56个虾组成的墨色《中国龙》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李老师,您的多幅作品均已“中国龙”为主题,并且以虾作龙来表现主题请问您在创作此类题材作品时是怎样立意及构思的?

李秀云:我以画虾立意主要表现为龙的精神,英勇无畏,顽强拼搏,在构思方面,从构图,到用笔用墨着重充分体现出龙的精神。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李秀云:作为一名画家,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艺发展,美术进步的时代,我觉得美术,美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以画笔画虾意龙,通过笔墨表现形式,展现给观众。通过美的教学,教育,能够认识美,感受美,从美术作品中吸取美的进步,积极向上的美感,从而丰富文化生活,产生愉悦,欢快,等好的情绪,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生产发展。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 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李秀云:以人民为中心,文艺为人民,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人民群众创作出喜闻乐见的作品。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李秀云:在当前文化艺术,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中,我坚持以传统为根本,以现代为创新,即必须坚持传统,不要抛弃传统,但也不墨守成规,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白宇: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李秀云:当前美术创作在主题等方面,要着重体现表现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推动社会进步的真善美的作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