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国内 >

三水“花海经济”如何常开常艳 ?

" 来,笑一个…… " 刚过去的周末,年轻人约上知己好友、亲子家庭成群结队地来到乐平镇新旗村的粤韵花海拍照打卡,欢声笑语

" 来,笑一个…… " 刚过去的周末,年轻人约上知己好友、亲子家庭成群结队地来到乐平镇新旗村的粤韵花海拍照打卡,欢声笑语飘扬在 300 亩花田的每个角落。花田边上,停满了挂着广州、佛山、肇庆等地车牌的小汽车。

金秋十月,绚烂的鲜花开遍了三水区南部、中部。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的花海美照刷爆朋友圈,美丽乡村急速聚集大量人气,农民销售生意畅旺,农家乐座无虚席," 花海经济 " 成为多个镇街推动产业振兴的抓手之一,为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气。

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区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三水已然从 " 花海经济 " 中尝到了甜头,但花落花开自有时,三水 " 花海经济 " 如何常开常艳,成功化人气为财气,丰富产业内涵和价值呢?

(芦苞镇芦苞涌粤韵花海正值花期,成片的粉黛乱子草为芦苞涌岸边抹上一层浪漫的颜色。)

(国庆假期期间,白坭镇沙围村的七彩花田上,硫华菊、向日葵、百日草、波斯菊竞相绽放,游客走在向日葵花田旁。)

(今年国庆假期,乐平镇粤韵花海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小花田大流量乐了一方村民

9 月上旬,新旗村党委第一书记陈继秋每天都去村里的粤韵花海工地监督进度,这是乐平镇乡村振兴的一个重点项目。自镇领导到基层干部,层层监督、倒逼,紧锣密鼓推进花海项目,只为花海能赶在国庆前开放。

300 亩的粤韵花海,仅花了两周时间便完成建设,如期开门迎客。" 抓准了开放时机,就抓住了人气。" 陈继秋说。如乐平镇上下所预料的,花海引爆了新旗村的人潮。花田里,赤壁花等 20 多种鲜花争相绽放,游客人头攒动,大家的笑脸如周围的鲜花一样灿烂。国庆黄金周期间,来新旗村赏花的游客平均每天超过 5000 人次。

在三水," 花海潮流 " 不仅出现在乐平镇,还有白坭镇、芦苞镇,都不约而同地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内规划重点区域,打造出连片的彩色花海。白坭镇因接壤南海、高明、肇庆的区位,其七彩花田人气更是火爆,向日葵、百日草、波斯菊组成的 60 亩花田内,人流如潮。

9 月中旬到国庆黄金周结束,白坭镇七彩花海共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沙围村村民小组长李棠光说,自从花田开放以来,周末、国庆村里人来人往,热闹就没有停下来过。七彩花田附近能容纳近 500 辆车的停车场已无法满足旅客车辆停放,于是,沙围村把村篮球场、村道也开放,供游客车辆临时停放。

缤纷的花海,不仅乐了游客,还喜了村民," 花海经济 " 效应初现。" 开业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食客排队的场面。" 自从附近的七彩花田开放以来,沙围村村民李棠荣的西江湾美食农庄,每逢假日必定爆满。李棠荣说,今年国庆黄金周平均每日营业额可达 1.2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50%。

" 比平时去农贸市场卖菜的营业额可观多了。" 趁着七彩花田开放,沙围村村民李显秋和其他村民一起,在指定区域里摆卖自家种植的生菜、菜心、火龙果、石榴。李显秋说,如果在花田附近摆卖,周六、周日的营业额能有 600 元 / 日,国庆黄金周时,营业额可达 3000 元 / 日,平日在农贸市场摆卖只有 200 元 / 日 ~300 元 / 日。

新旗村村民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与沙围村村民相似的喜悦。粤韵花田边上,是新旗村规划的流动售卖区,12 辆售卖小车上,放满了本地土特产、农产品。一到节假日,不用村民吆喝,游客便自动上来询价购物,小车上的农产品大半天便全部售罄。

陈继秋说,目前村里设置了 12 辆售卖小车,可供有需要的村民轮流使用,没想到报名的村民有 80 多人,大家都希望能从花海的人气中分得一杯羹。

近者悦远者来聚人气留人才

从国庆黄金周、周末一波接一波的人潮来看,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成功掀起了一股花海热潮,三水的乡村,在这个秋天变得格外热闹。

今年以来,三水全力推进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打造乡村振兴 " 三片联动、百村共建 " 示范片区,推动片区之间交通互联、产业互融、文化共享、生态共建。南部片区的白坭镇、中部片区的乐平镇和芦苞镇,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花海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抓手之一。

各镇瞄准的,正是花海对人气的高效集聚能力。近年,国内掀起乡村游、花海游热潮,以花海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受到人们热捧。新的消费潮下,全国各地花海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既有依托独有气候、农业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花海,如林芝花海、毕节杜鹃花海、香格里拉花海等,也有借势规划起来的人工花海,如杭州湾海上花田、余杭径山千花里等。

成都三圣花乡,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以花卉产业为支撑,日均客流 20000 人,周末更是可达 35000 人以上。在毗邻的广州,海珠湖公园打造的 16 亩波斯菊花海,春节期间便成功吸引 38 万游客。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 " 聚人气 ",乡村能否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乡村能否吸引人和留住人。花海在文化旅游产业上能够吸引游客,在人居环境提升上能够美化空间,有利于乡村留人,其对人气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这不仅是游客的花海,还是我们村民的花海。" 新旗村村民邓阿姨说,每到傍晚时分,花海就变成了村民散步休闲的公园。

乐平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叶红说,粤韵花海的选址就是乐平镇 " 一轴两片四段 24 节点 " 中的广府段起点,广府段围绕 " 广东第一村 " 大旗村古建筑群来打造,古村景观相对静态,花海的游玩互动性较强,能有效带旺整个片区的人气。

在 10 月 14 日的三水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国庆期间白坭镇、乐平镇人气很旺,接下来各片区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从聚人气到聚财气的转变,如何将现有资源、成效,与社会资本进行有效对接,这是三水乡村振兴工作能否走远、能否走出实效的关键所在。

探索农旅文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花开有期,三水的 " 花海经济 " 如何能常开常艳,让长盛不衰的人气成功转变为乡村发展资源?

近日,曾经吸引游客 20 万人次的白坭镇七彩花田发生了变化:原来种植的花卉被迁走,准备种上新的应季花卉。白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开十二月,风情各不同,每种花都有固定花期,七彩花田会因应季节,选择当季盛开的花卉进行替换,让花田能保持四季开花的美景。

" 花海经济 " 既要有四季常开的鲜花作为基础,也要有变现的能力。在三水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三水区委常委、乐平镇党委书记何小玲表示,花海漂亮,周边的环境整治得也很好,但是乡村振兴项目必须要有盈利点,要有产业内核和载体。

换言之,三水仍需赋予 " 花海经济 " 更多产业内涵,才更能聚人、聚财。以乐平镇的粤韵花海为例,该花海实质是建设在广府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这一产业载体上。根据乐平镇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广府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是依托大旗头村古建筑资源打造的连片文旅产业载体。

过程中,乐平镇引入第三方资本本味蓝城对广府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进行规划、运营,粤韵花海正是广府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规划的一个景点。在粤韵花海周边,还有岭南名宿、岭南美食荟等项目即将建设,岭南名宿将通过活化新旗村古村建筑,打造集文化创意、艺术家工作室、民宿、特色美食的古人文景区;岭南美食荟将打造一个集特色美食、观光、休闲、特色民宿于一体的岭南美食文化旅游街区。

从乐平镇广府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的规划来看,粤韵花海更多是承担着人气引流的功能,花海背后的连串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则负责把人流变现为物流、资金流,从而集聚人气带旺产业,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白坭镇、芦苞镇也有类似的思考。进入沙围村前大道,大道一侧是七彩花田,另一侧是西江蔬菜世界现代农业园。沿着大道继续前行," 渔樵耕读 " 情景雕塑、村史馆、沙围村十三姓广场、西江河鲜美食街等悉数呈现,这是白坭镇打造的西江文化休闲区。芦苞镇在芦苞涌沿岸设置 6 个码头及 6 艘画舫游船,以水路将河鲜美食城、花海、独树岗古村等景点串连起来,形成全长约 10 公里的芦苞涌文旅带。

可见,三水镇街正借力 " 花海经济 " 之势,尝试走出一条农旅文融合的产业振兴路径。这让直接受益者——乡村、村民有了更多期待。" 产业发展了,环境优美了,人气旺起来了,我们创造收入的渠道就更多了。" 李棠荣说。

■他山之石

成都三圣花乡:

多元投入市场运作

成都三圣花乡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是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花乡内农家乐 266 家,高档会所及高、中、低档乡村客栈 40 余家,餐饮、住宿配套完备,为接待大量游客提供了充足配套支撑,也有效地带动当地村民创业、就业。

三圣花乡包括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五个主题景点。景区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模式运营,当地政府在财政、税收上向农村和农业倾斜,并通过财政投入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吸引民间资金 2 亿元。

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上,当地按照政府合作经营、先行投入再退出的方式,引进了多个知名花卉龙头企业入驻。此外,村集体资产参与景区运营,村集体通过将集体土地、堰塘、荒坡等资产出租,将获取的租金投资到主题景点打造,获取收益。

文章来源于佛山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3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