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卞英豪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时代,或许没有读懂深邃的鲁迅。回过头发现,鲁迅先生笔下写得正是我们自己。
你知道吗?鲁迅不止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文学家,他懂设计,有品位,会理财,全球“粉丝”无数,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中国的深度思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今天(10月19日),我们追思鲁迅,也想为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鲁迅。
不止是文学大师!还是一个鬼才设计师?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小,我们的课本如是定义鲁迅先生。
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鲁迅先生在艺术设计上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师”。
早在民国初期,受蔡元培邀请,鲁迅来到当时的教育部门工作。袁世凯政府指派给他一个任务——设计当时的中华民国的“国徽”。鲁迅与同僚兼好友许寿裳、钱稻孙(钱玄同是其叔父,钱三强、钱仲联是其堂弟)完成了这项设计。
而鲁迅最为著名的设计,当属北京大学的校徽。1917年,鲁迅受邀为北大进行校徽设计,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巧妙的是: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鲁迅的这款设计也成了中国校徽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
鲁迅先生的一生与书本结缘,而他的另一大爱好就是为自己的作品进行封面设计,可谓“自编自写自画”。
而在这些设计中,鲁迅不仅在字体、构图等方面进行了自主创新的设计,他甚至还在他的翻译作品里,为外国大师进行插画设计。
图:鲁迅翻译的《小约翰》封面
图:鲁迅翻译的《艺术论》的封面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序言中写道:“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
枭鸣即猫头鹰。鲁迅以猫头鹰自居,而他最有创意的设计也当属猫头鹰。下图这幅猫头鹰,细看会发现这只活泼灵动的猫头鹰的双眼被画成了一对男女的头。
猫头鹰,同样也是鲁迅最爱的设计元素之一。
不会医术的文学家不是一个好设计师。一位文学大师,为自己的作品几乎创造了一个字体库,还懂平面。会手绘,面对这位“设计鬼才”,难怪会有段子自嘲,如果鲁迅先生健在,当代许多设计师怕是要转行。
图:《而已集》的封面
图:《华盖集》的封面
鲁迅为什么要留这样的胡子?
鲁迅先生留给后世许多经典的作品。而他留给后人的照片同样不少。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鲁迅先生的照片几乎都留着一撮胡子。
图:为数不多不留胡子的鲁迅照片
那么问题来了,鲁迅为什么要留这样的胡子?
鲁迅先生曾有一篇杂文《说胡须》。其中提到了一段,曾有“国粹家兼爱国者”骂他:“你怎么学日本人的样子,身体既矮小,胡子又这样!”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到,日本人的这种“向上翘”的胡子,才真正是我们汉族祖先的样式。而那种下垂的胡子,恰好是侵略我们的“异族”——蒙古人留下的产物。
“可惜我那时还是一个不识世故的少年,所以就愤愤地争辩。”鲁迅先生写道。为了这个胡子,鲁迅几乎“里外不是人”,上翘被国粹家骂不爱国,下垂被改革家骂思想落后。
图:鲁迅先生的胡须 视觉中国 图
“我独坐在会馆里,窃悲我的胡须的不幸境遇,研究他所以得谤的原因,忽而恍然大悟,知道那祸根全在两边的尖端上。”鲁迅先生在文中写道,“于是取出镜子,剪刀,即刻剪成一平,使他既不上翘,也难拖下,如一个隶书的一字。”
对此,鲁迅先生的解读是,“我不知道是否因为寻不着两个尖端,所以失了立论的根据,还是我的胡子这样之后,就不负中国存亡的责任了。总之我从此太平无事的一直到现在,所麻烦者,必须时常剪剪而已。”
1936年前的今天,鲁迅先生逝世。他生前的日本好友奥田杏花,用特殊的技术为鲁迅先生制作了一个石膏遗容。制作完成后,面模上的皮肤、胡须、眉毛等都清晰可见。
令人意外的是,奥田杏花在制作的过程中,粘下了鲁迅先生脸上的20根胡须和2根眉毛。正因为这批珍贵的胡须,如今被珍藏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这个石膏面容,已是国家一级文物。
爱收藏、会理财的生活达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位在黑暗中冷峻的观察者。然而事实上,在生活中鲁迅却是一个富有情调,也十分“会玩”的普通人。
鲁迅最会玩的当属他的收藏。有记载称,鲁迅的一生收藏了图书、碑帖3800多册,外国版画原拓作品2100多幅,石刻拓片6000多种,共购入古钱币数百枚。
图:鲁迅收藏的版画 网络图
当然,能支撑起如此“烧钱”的爱好的自然是鲁迅的收入。
不过,鲁迅绝非“富二代”,其年少时,其祖父因考试舞弊被判“斩监候”,此后家道中落。而当鲁迅走向工作岗位,在北洋政府当公务员时,还屡屡遭“欠薪”,生活并不富裕。
此后,凭借着“码字”的稿费、版税、编辑费等收入,鲁迅很快“脱贫”。据学者陈明远计算,“鲁迅在上海生活的整整9年间(1927年10月-1936年10月)总收入为国币78000多元。相当于今天每月人民币4万多元。
“处在这个时代,人与人的相挤这么凶,每个月的收入应该储蓄一半,以备不虞。”根据鲁迅留下的资料,他的每笔收入、支出都会在日记中记录。而他理财能力也让他能在那个时代做到“财务自由”。
家庭富裕后,鲁迅的支出同样不小,在他的日记中,经常可以发现他出钱资助学生、友人、年轻人。甚至还有几次“帮年轻人买房”的记录。
“财务自由”后的鲁迅在生活上同样有不小的追求。虽然鲁迅不喜欢传统戏曲,但他是一个电影“发烧友”。据记载,1934年,鲁迅一共看了34部电影,1935年看了30部电影,他逝世的1936年也看了17部。
据许广平回忆,鲁迅还特别爱坐小汽车。上世纪30年代,一个爱“坐汽车去看电影”的文学家,是不是特别洋气?
外国人怎么看鲁迅?
鲁迅不止是中国的鲁迅。鲁迅先生的视野同样“国际化”。
笔耕一生,鲁迅的作品中有几乎一半是是他的翻译作品。从1903年翻译法国凡尔纳《月界旅行》起,到1936年大病中译出《死魂灵》第二部残稿止,34年间共翻译了14个国家200多种作品,达300多万字。其中有日本、苏俄的作品,也有尼采,果戈里等大家,甚至也有马克思主义作品。
“国际化”的鲁迅也得到了全球的认可。据不完全统计,鲁迅逝世后的80多年来,其作品已被30多个国家用50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鲁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而且也是世界文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俄国作家法捷耶夫如是评价鲁迅。他同时也将鲁迅誉为“中国的高尔基”,同时还不忘调侃一句,“而且比高尔基看上去还帅一点。”
罗曼·罗兰在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后,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称“羡慕中国能拥有如此伟大的心灵!”
而在日本,鲁迅显示的作品甚至进入了日本学生的课本中。在日本的国语课本中,鲁迅小说《故乡》的日文版被全文摘录,算上插图和注释,整整有25页的篇幅。
“他关注着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国,一直呼唤国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呼唤国民的自立。”日本课本中对鲁迅如是评价。
图:日本仙台的鲁迅纪念像 网络图
诺贝尔文学奖也曾“相中”鲁迅。1927年,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资格的斯文·赫定来到中国,并告知鲁迅想提名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而鲁迅本人却谢绝了提名,“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鲁迅认为若接受诺贝尔奖提名,是变相为政府增添光彩、装潢门面,甚至有可能沦为“翰林文字”的帮闲文人,这是他极不愿意做的事。
“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拥有国际化视野的鲁迅,并不在意所谓的“名气”。由始至终,他关注的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