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雨伞下的30只大象》现场 主办方供图
让孩子看戏究竟有什么用?
戏剧会告诉你答案:体验人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养成一颗博爱的心,都从这里开始。
一部叫《雨伞下的30只大象》的创意形体剧里,却看不到一头大象;看起来跟“天书”似的,其实是戏曲的工尺谱……前日,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儿童剧论坛日前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中外儿童演艺机构的代表、艺术家、儿童教育工作者,传播者,以及关心和支持儿童文化事业的人们齐聚一堂,就艺术教育的话题进行主题分享,交流经验,碰撞思维,一起推动儿童演艺事业的发展。
来自西班牙马路马路加剧团的创意形体剧《雨伞下的30只大象》,展示了大象在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它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舞蹈、形体和音乐完全融合在这个亲密的演出当中。小规模演出,只能容纳90个观众,随着剧情推进,孩子们可以打开手中的小手电为大象照亮回家的路,也可以扔纸飞机参与互动。剧团创意总监兼艺术总监艾伯特玩笑说:“很抱歉,我们没能把大象从巴塞罗那带到舞台上,因为太重了。”说起这部剧的创意灵感,艾伯特试图找到与小孩子交流的渠道和语言。“大象是一种寓意,我们希望能够让大人通过大象这种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动物来走近他们。”
《宝贝,来看戏!》系列已然是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品牌项目。策划初衷就是希望通过适合孩子的方式为他们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戏曲,因此这个项目融合了舞台戏曲表演、展览展示、工作坊为一体,让孩子们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说:《牡丹亭》片段 主办方供图
现场,黄佳蕾和张惠以《牡丹亭》中的一段“游园”,向孩子展现了昆曲的魅力。看似“天书”一样的工尺谱,其实是昆曲专用的曲谱,上过音乐课的小朋友都知道西方有五线谱,中国有简谱,但是昆曲有一种谱叫做“字谱”,用字记录着这个音高音低。此外,两位演员还现场演绎了水袖,以及闺门旦和小花旦的区别。
来自日本冲绳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制作人下山久分享了每年夏天都会在冲绳举办的“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以“剧场是艺术节的生命之药”为主题,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戏剧是“长寿药”,让他们从舞台上汲取能量,来提高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柔软能力,形成他的世界观,并对自己自我的肯定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都有所提高。同时,他也指出,孩子通过戏剧的方式能够模拟体验人生,提高想象力,并能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共感,让他们有一颗博爱的心。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节目监制林燕玲,分享了中心今年针对13-15岁孩子打造的“不知道也不关心”的主题活动。这是个简短的表演,关于一个老年人,他在家中是祖父,还有在家中准备高考的儿子,还有一个母亲,这是非常典型的新加坡家庭缩影,很多亚洲人也很有共鸣。就算是家里有亲人快要死去了,也要去学习。妈妈会说:祖父生病你不用管,你只要专心考试就行了”。但是祖父和孙子之间有非常好的感情,他们要怎么样沟通,这个孙子没有办法我只管学习不管祖父的死活?戏剧展示完,会请学生上台替代这个演员,让他们来试试看如果剧中人是我,我要做些什么。在林燕玲看来,投入戏剧表演能够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激发他们对表演的兴趣,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