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国际 >

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是怎么“骂观众”的?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日下午,2018年和2019两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日下午,2018年和2019两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其中今年的获奖者彼得·汉德克和诺奖还有几分渊源——他曾开炮大骂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他公开表示,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被废除,它唯一的意义就是让报纸一口气做6个版。(真的很想问问他,获得一个自己骂过的大奖是什么感受)

而且不只是成名成家后敢大骂权威,24岁时他就写了一个剧本,专门请四个演员站在台上骂观众。

那我们来看看他的代表作《骂观众》到底是怎么骂的。

《骂观众》封面

这本剧本集收录了汉德克早期的三部戏剧《自我控诉》、《骂观众》和《卡斯帕》。三部戏剧都是被称为“反戏剧”的“说话剧”,也就是“没有情景的表演”,没有情节、角色和布景的“语言游戏”。这也许难以想象,于是汉德克托演员之口,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观众。

剧本中对舞台的描述是这样的:

这个舞台是空的,因为有东西的话就会挡住我们的路。它是空的,因为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这个舞台不会展现任何东西。

关于表演,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没有角色。我们就是我们。我们是作者的传声筒。你们不可能了解我们。你们不需要了解我们。我们就是我们。我们的意见不需要与作者的意见重合。

而剧情是这样的:

你们将不会看到一出戏。

你们的观看乐趣将不会得到满足。

你们将不会看到演出。

这里并没有演出。

你们将会看一出没有情景的戏剧。

这就很活灵活现了。四个演员在台上自在地踱步,口中念念有词,说着说着还趴在台前,或是跑到二楼观众席去。但是他们并不互相交流,不和观众对话,也没有在讲什么故事。

《骂观众》片段

那么这出戏到底在讲什么呢?一句台词足以概括:

但是,在此之前,你们会挨骂。

观众:哈哈哈,你要骂谁???

接下来就是四位演员并排站在台上,对台下的观众进行谩骂。

你们像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你们今天拥有美好的一天。你们默契得令人不可思议。你们来源于生活,你们这些蠢蛋,你们这些粗野的家伙,你们这些不信神的玩意儿,你们这些瘪三,你们这些下流胚。

你们是无价之宝。你们是飓风。你们让我们不寒而栗。你们刮走了一切,你们这些集中营的强盗,你们这些无赖,你们这些倔驴,你们这些战争贩子,你们这些贱民,你们这些野蛮人,你们这些衣冠禽兽,你们这些纳粹猪。

(骂得超凶……)

长达六页的文字,前一句还在夸观众是无价之宝,下一句贬为渣滓流氓,穷尽人类可用的骂人话,完全可以全文背诵,当做日后吵架范本。(不是……)

实际上,虽然整部戏的确是在骂观众,但更多的是在不断自我矛盾中对观众和演员进行分析。

观众挨骂前会获得一些公正平和的“安慰”:

但我们并不会骂你们,我们现在会使用你们所使用的骂人话。你们会挨骂,因为骂也是一种与你们交谈的方式。我们通过骂而变得直接。我们可以让火花迸射出去。我们可以拆掉一面墙。我们可以关注你们。

于是他终于澄清了骂人的意图。他所说的骂观众,只是为了制造“声音”。汉德克想要打破大家习惯的用图像感受戏剧的模式,不再去假扮什么或是暗示什么。他把所有一切潜伏在手势、道具中的图像要素都排除在外,只留下声音。这出戏的关键也不是说什么,怎么说,而是“说”这个行为本身。

所以观众挨骂,只是因为骂是一种交谈的方式。按照这种思路,骂观众的场景也可以置换成“笑观众”、“夸观众”等等。

笑观众好像也没有比骂观众更令人愉快……

拆掉一面墙,也是贯穿整个剧本的论题。当演员表演一个情节时,他借助道具妆发想让观众相信他所伪装的另一个世界。而汉德克将所有设定删除,使台上的世界和台下的世界形成时间、空间、情节的完全统一。他大刀阔斧地推倒了戏剧的第四面墙,甚至是将四面墙全部推翻——舞台只是个和观众席无异的,演员站立的地方。

你们看不到伪装成另一个黑暗的黑暗,你们看不到伪装成另一种明亮的明亮。你们看不到伪装成另一种光的光。你们听不到伪装成其他声响的声响。你们看不到伪装成其他空间的空间。你们在这里不会体验到表示另一个时间的时间。舞台上的时间与你们的时间没有任何区别。

彼得·汉德克

对于汉德克来说,文学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学作品要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他甚至认为文学对追求现实主义的描写无能为力。

就现实进行写作就是重复和啰嗦,这点报纸和电视会做得更好。

他的确是这么做的,《骂观众》就完全否定了传统的戏剧规则。如果说传统戏剧用情节和人物组成血肉,那么汉德克就是削肉放血,只留脊骨直立。

最后,让我们来阅读《骂观众》开头的演员守则,感受一下汉德克绮丽的内心世界吧。

仔细倾听天主教堂的连祷。

仔细倾听足球场上的助威声与群骂。

仔细倾听自由集会上的齐声呼喊。

仔细倾听一辆倒放的自行车上的轮子的转动,直至轮辐停转,同时注意观察轮辐,直至其最终停止。

仔细倾听马达启动之后的混泥土搅拌机逐渐变强的声响。

仔细倾听辩论时的干扰与插话。

仔细倾听滚石乐队的歌曲《告诉我》。

……

文章引用彼得汉德克梁锡江译.《骂观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李明明.“词语之戏”——对《骂观众》一剧的文本与剧场解读[J].外国文学,2018(06):13-2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