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国内 >

景德镇:“蛋壳瓷”背后的工匠精神

一名访客在欣赏一只薄胎茶杯(10月15日摄)。薄胎瓷亦称“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瓷胎薄如蛋壳、透光。9年前

一名访客在欣赏一只薄胎茶杯(10月15日摄)。薄胎瓷亦称“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瓷胎薄如蛋壳、透光。9年前,从事无线电工作的汪敏辉和互联网行业的杜星宇以及当地画师刘震出于对陶瓷共同的热爱走到一起,成立了“快雪时晴”薄胎瓷制作团队,到目前团队已发展到20多人的规模。多年来,团队在陶瓷工艺和配方上不断精益求精,于2013年成功烧制出“清明上河图薄胎瓷碗”大型薄胎瓷作品。薄胎瓷的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到绘画、施釉、满窑、烧制,中间须经过十几道纯手工工序,分三次烧成,成品的厚度大多不超过1毫米,人们形容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整个过程耗时两个月以上,工匠精神跃然“杯”上。 汪敏辉告诉记者,团队目前着力将最新的制瓷配方运用在仿古瓷的设计和制作中,拓展更多的产品形态。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一名访客在欣赏“清明上河图薄胎瓷碗”(10月15日摄)。此碗直径40厘米,厚度只有不到1毫米。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团队成员毛国君在进行吹釉工序(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团队成员汪敏辉在检查产品的器型,并将不合格的产品画上记号(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这是“清明上河图薄胎瓷碗”作品上的细节(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团队成员刘震在一件瓷器上绘画(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团队成员童建丰在进行堆雕工序(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这是“清明上河图薄胎瓷碗”的碗壁和一张A4纸的对比效果(10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团队成员江培华在进行利坯工序(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3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