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国内 >

砥砺奋进谋发展 彬州新民铸辉煌 ——新民镇发展实践与探索纪实

这里曾是仰韶文化时期古豳先祖生产生活的繁荣之地;这里曾是周祖公刘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生息吟唱《诗经·幽风》的乐土;这里曾

这里曾是仰韶文化时期古豳先祖生产生活的繁荣之地;这里曾是周祖公刘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生息吟唱《诗经·幽风》的乐土;这里曾是汉唐时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明代因史姓商家设店成堡,时称史店堡,清设史店镇,民国时期更名新民镇至今。历史文化悠久,人文遗存深厚。

近年来,新民镇以重点示范镇建设为统揽,围绕建设“省级重点示范镇、咸阳工商贸重镇、彬州市市域副中心”这一目标,按照“社区建设引领、精准扶贫兜底、富民产业支撑、招商争资助力、组织建设推动、和谐社会保障”的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下势克坚攻难,带头真抓实干,加速推进示范镇建设步伐,奋力推动工业强镇目标。目前,镇区累计建成面积达4.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4.6万人,总人口11.4万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800元。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先进镇”。

高效施策 美丽乡村换新颜

美丽乡村建设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新民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新村街道硬化、人畜饮水、通组公路硬化、村级活动广场硬化绿化、新村人行道硬化、村庄排水等项目,全面加强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两管一站一室”建设,加强文化教育,搞好全民健身活动。镇区目前累计建成面积达4.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4.6万人,总人口11.4万人。镇市人口比率达到30%,自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四大类112个项目总投资20.02亿元。目前,已完成新村建设的有炭店社区、东坡村、堡子村、太厢村、曹家店村、胡家坡村。

优化人居环境,刷新镇区“颜值”。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环境城市化管理,组建以城镇容貌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职责的城管中队,配齐管理设备,实现城镇管理专业化、法制化,镇区“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镇区容貌极大改善,整洁有序,无出店经营,设有专门车位,绿化率达38%,同时镇区路口全部安装了红绿灯和监控。去年8月,引入陕西海纳物业管理公司对镇区行政中心、屯庄社区及家和社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镇形象。炭店村成功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创新驱动 产城融合促发展

新民镇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镇政府为目标,实现镇政府和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园区发展有机结合,在原市能源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新民镇党委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领导实行交叉任职,建立各有侧重、互相协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省示范镇的战略目标,坚持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推动群众就业、实现增收。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四化同步”的动力和引擎。我们按照“工业向镇点布局、产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建设新民高端清洁能源化工园区和建材工业园区,并吸引辽宁鑫众、陕煤集团、国网能源、家福美木业公司高密度板材厂等企业入驻两个园区,建成文家坡煤矿,建设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启动66万千瓦低热值超临界CFB示范项目。其中,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属于省级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7亿元,规划总占地60公顷,年设计生产乙二醇30万吨,装置年耗原煤140万吨,耗水900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3.4亿元,年上缴各类税金总计8.5亿元,净利润5.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的依托和保障。建成占地100亩的新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立体农业。生态果树扶贫产业园投资3200万元,占地1000亩,建成冬暖式大棚800多座,年产各类蔬菜180多万斤,实现产值1200多万元。园区采取“联合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含贫困户)+基地+销售”五联运营模式,带动8个村146户贫困户通过集中发展果蔬大棚产业,有效解决贫困户少技术、缺劳力的难题,最大程度保证贫困户的利益,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四化同步”的载体和支撑,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和城镇移民小区建设工程,建成屯庄、家和等9个社区,吸纳城镇人口1.2万人,初步探索出“移民搬迁式、旧村改造式和依托城镇式”三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模式。

把信息化作为“四化同步”的引领和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数字城镇项目,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治安防控、消防应急、城镇管理统一起来,逐步实现管理数字化、网格化,推动“智慧城镇”建设。

多措并举 配套设施渐完善

村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供水站、变电站、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燃气储配站、汽车站、行政文化广场和亮化工程等项目均已竣工。镇区建成4.6公里燃气管网铺设工程,煤化工园区建成3000平方米消防站,天然气加气门站正在有序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对畜禽粪污、废弃农膜及秸秆树枝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加强。着力加强以建制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的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相继建成青少年宫、镇中心敬老院、新民中心卫生院、新民镇农技综合服务大楼、综合文体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镇区建有初级中学1个,小学2个,幼儿园5个,覆盖镇区周边7个村。改造完成老街街道立面,建成建材综合市场、新民镇法庭、农民技术培训教育学校、消防安全应急中心等。三年来,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

党建引领 脱贫攻坚显成效

抓班子,促脱贫攻坚。我们坚持把村党组织班子建设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发力点,聚焦赤白、卧龙、南乙方3个软弱涣散村整建和雷北、新民街等8个村“一肩挑”落实,不拘一格,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持之以恒“抓队伍、强班子,打基础、创环境,保稳定、促发展”,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抓创建,促评星树旗。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村镇为抓手,发挥镇党性教育体检中心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开展“评星树旗·追赶超越”活动,打造党建工作品牌。炭店等2个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和东沟等4个市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已完成创建资料申报任务。虎家湾等3个美丽村庄红旗村、早饭头1个产业发展红旗村和屯庄等3个治理有效红旗村系列创建全面推进,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促进农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 新民镇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克坚攻难,全力打造“高质量”项目,有序推进示范镇建设,努力把新民建成“富强、宜居、文明、和谐”的市域副中心。 吕钦/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3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