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社会 >

河南75岁老人隐居黄土沟,60年做1种上门生意,感叹后继无人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在我国陶器的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在我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新型的塑料和金属容器早已代替了陶制品,现代人的生活中陶器的用途也只仅在于一些花盆,用量的缩小让所从事这项行业的艺人也放弃了手艺,另谋出路,而在山西平陆黄土大沟的一处地坑院里这种古老的制陶工艺还在继续,而且还供不应求,一起看看咋回事?

图片上这位老人名叫祖世光,今年75岁,他老家是河南人巩义市人,14岁那年随着叔叔来到这个小山沟里开始学习制陶,60年过去了,叔叔那辈的老手艺人早都老去了,和他一起学制陶的师兄弟们都已早早改行了,现在只有他一人独自在大山里坚守着叔辈们所传下来的一个老手艺,尽管时代变迁,但是祖师父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默默的为我们讲述着一位老手艺人的执着。

近日一行人又一次翻山越岭几十里山路去拜访祖师父,在他的地坑院上面看到院子中央堆放着土坯,他家的小狗看到有人过来,摇头摆尾的叫唤了起来,祖师父的之逃命作坊没有院墙,里边的房子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起的土坯房子,它静静的坐落在一个绿树掩映的山坳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农村手工艺作坊的标准地方。

走过一段羊肠小道,下到祖师父的院子里。老人家正在将制好的瓦盆搬到院子里晾晒。

看到老朋友过来,老人家放下手里的活计,招呼我们到院子里坐下来,和他作伴的小狗狗紧跟身后。

祖师父几十年来做的都是瓦罐瓦盆偶尔也接一些陶器花盆,老人家说这门老手艺距今都有上万年历史了,是有人类以来比较早的老手艺,自己的祖先都是世代居住在山区生活的农民,为了养家糊口家里人让他跟着叔叔学习了这门手艺,他都没有想到这样一干就是60年。

老人说这里的对面就是三门峡,这几十年自己一个人在做的这个土陶制品就是丧葬用品,当地人去世后都要用一个瓦盆和瓦罐罐,他一年只做5000个,多了不做,一个能卖3-5元钱,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人做了,是独家生意,但是市场还有需求,需要瓦罐瓦盆的客商都是先交钱订货,才能排队为他们制作。但是他现在有个无奈就是到了自己这一代传承出现问题,这也是他这几年很烦心的一件事。

这就是祖师父的制陶作坊,由于这个村子早在30多年前村民就全部搬离了,现在就他一家在这守着整个村子,村里没有住户所以就没有自来水和电,不过他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老人家说这活就是个技术加体力和功夫活,自己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休息,从来不强求自己,做饭吃饭也没有个饭点,饿了就吃,自由自在,一个人寂寞了就走着去2里外的小镇上转转。

老人说大山里的农民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只有手艺人无论那个年代都不会饿着肚子,先祖们也是坚信这个流传了数百年的道理,所以始终在传承着。自己在14岁时跟着叔叔学做制陶,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自家都很少饿肚子,家里的日子都比别人家要过得相对要好点,所以自己也坚信老辈人说的道理。

老人说老家还有一大家子人,老伴一般三个月过来看他一次,给他送点换季衣服,自己也是自由惯了,不想回家种地,现在儿子看不上他的手艺,也外出打工去了。老伴在这住上几天就要回家照看家里的那一摊子,时常都是他一个人占着一座大山,当地村民都说他像个隐士,但是自己觉得更像个山大王。

朋友问他没有电怎么干活啊,祖师傅说他做活从来不用电,自己用的制陶工具都是叔辈们留下的,一个用木头做的转轮,用一个棍子使劲把转轮转动起来,然后接着惯性,很快把泥坯拉起成形,然后脚当刹车,使劲踩住转轮减速,再把成形的陶器摆放在眼前的横板上,晾干后再放入窑中烧制成陶器!整个做陶器的过程根本不用电!这技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没有几年的功夫还是比较难的。

老人的院子旁边就是他的原料库,祖师父说,他们就是看上这个地方的红土层了,这种红土里面含有料角石,经过筛子筛选后就是上好的制陶原料,这也是他几十年离不开这个地方的主要原因。

陶器制作各道工序的技法和衔接也是很讲究,配土,合泥,制模,修型到烧制,一件陶器从生坯到做成大约要6道工序,时间在2周左右。

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能耐得住寂寞,年轻人不行,一是觉得挣钱少,二是耐不住寂寞,还有一天天老是给黄泥巴打交道嫌弃这工作不干净,没有人愿意学,自己现在真上了年纪干不动了,心里想着赶紧收个徒弟,要不这个老手艺还真的在自己手里断了。图为一坨黄泥巴在祖师父的手里3分钟就神奇的变成了一个大瓦盆,他面前的收音机就是用来和他作伴的。

晾晒的半成品他要一个个再过一次手,看看有没有瑕疵,他说他早先做过做工讲究的陶器,那就是艺术品,做一个前前后后要好几天,现在干的这不是艺术品,但是也不能马虎。

祖师父展示他做好的瓦罐,这样一个小罐子要价3元,老人家一天不停可以做上上百个半成品。

在祖师父说山的对面就是老家,山那边有老伴孩子,等自己实在老的干不动了他就会回去,离开这个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老人的话语里更多的透露着无奈。

告别祖师父,70多岁的老人家一个人又在默默地忙碌着,院子里只留下了他坚守的身影和陪伴他的小狗。

当下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老手艺老作坊都在慢慢消失中,这些老手艺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不能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让这些老手艺后继无人。各位亲你们如何看待老收艺的传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