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社会 >

构建“新文科”知识体系 “一流期刊”该如何开创内涵建设路径?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0月12日报道: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0月12日报道: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如何开创“一流期刊”内涵建设路径、构建跨学科研究与学术评价体系?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将“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第四次科技革命学术研究融通?

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中国“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与“一流期刊”建设高端论坛。来自国内的重要刊物主编、著名人文学者及上海交通大学文科院系领导、专家应邀参加此次盛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出席了开幕式和论坛。

在联动的首届新科技人文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英文版期刊《新科技人文》揭牌。该期刊旨在介绍和传播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农业、媒体学、社会科学及人文领域中最前沿的理论探索与革新应用。该学术平台将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要,打通科技与人文的界限,以跨学科和国际化为主要特色,刊载人工智能、网络和大数据等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交叉而产生的创新成果,让科技人文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逐步释放活力、激发动力、提升能力,从而构建负责任的科技人文评价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谈毅表示,期刊的发展需要把握时代脉搏更新选题内容,形成独特的品牌和面貌。新文科建设在注重传统文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新兴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这为文科学报创建期刊品牌提供了一个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张江指出,办好一本杂志需要深厚的人文资源,广阔的人文背景。在自媒体非常发达、人和机器不断交融的时代,他认为,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学报出路在科学哲学。量子场论等非常前沿的研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要做好科学和人文的交叉和融合,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爆发点是文科学报未来应着眼的方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