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社会 >

博物馆从“高冷展示厅”到“历史人文知识殿堂”的启示

近年来上海不断扩充和优化博物馆版图,均衡整体布局,使远郊地区的市民享受同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了类型

近年来上海不断扩充和优化博物馆版图,均衡整体布局,使远郊地区的市民享受同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了类型丰富、格局合理、具有上海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以常住人口2300万计,每19万人拥有1座。全市博物馆年均参观人数达2000万人次,年均展览数超过600个。数量和密度的提升,缩短了博物馆与大众之间的物理距离;丰富多样的展陈、细腻周到的服务,则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文汇报10月5日)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精髓,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窗口,因为这里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常会与各类博物馆不期而遇。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已达138家,展示内容涵盖了城市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个国际文化大都市,沪上博物馆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场馆,各式教育互动活动也如火如荼,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拓展。仅2018年就推出了2.5万场普及教育活动,本市博物馆文创产品总数已超1.2万种,互联网技术引入不断创新,多个博物馆内的重要藏品都可以通过扫二维码阅读。时代在变,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目前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优质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从过去人们进博物馆只是看个稀奇,现在更希望从展品背后学到更多知识,这无疑对博物馆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上海现有各类博物馆数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漫步申城各个街区,抑或在居民的家门口,就有博物馆和名人故居,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不经意间就能与历史文化相触,在博物馆看展览、参加讲座、购各种艺术衍生品。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成,“博物馆生活”已成为市民的一种日常生活内容,正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强调和诠释的,博物馆作为社区、社群、社会活跃参与者的角色,强调参观者在其中获得的幸福感,从中可得到无限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熏陶和滋润,在心情休闲过程中接受美和各类讯息。

缩短博物馆与市民大众的距离,让博物馆触手可及,要不断拓展博物馆的影响力和参与感,去年上海各博物馆总共接待观众2200多万人次,这个绝对数看起来好像很多,但相对于上海的常住人口来说并不高,一年中平均每位市民走进博物馆还不到一次,还不算每年3亿游客的需求。博物馆是纵观历史发展的窗口,在其中可以穿越时空,了解先人们走过的每段历程,创造的每一个辉煌,以及数不胜数的珍贵历史遗产,受到心灵的洗礼、知识的积淀和品质的陶冶。作为一个国际文化大都市,让民众走进博物馆亲近文物,无疑是文化传承更务实的举措,更重要的还在于,要着力培养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的习惯,把平时参观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还是广大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上海的各文博场所,要在个性和特色上狠下功夫,通过接力借资源和创意脑洞,组织更多有吸引力、影响面的文博活动,通过确立标杆、借鉴吸收国际一流城市博物馆的创举,让收藏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的文字,形形色色的文化遗产都“活起来”,提供更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服务,同时开掘文创产业的资源,在满足更多人群交流互鉴的同时,发挥人类遗产厚重和难以估算的深远作用,打造更多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积淀和文化品位的特色文博场所,让全球卓越城市的文博场馆更加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