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国内 >

全国排名前三 垃圾分类的宁波决心

占地365亩、位于海曙区洞桥镇宣裴村的宁波市固废处置中心园区。园区内有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宁波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海曙区

占地365亩、位于海曙区洞桥镇宣裴村的宁波市固废处置中心园区。园区内有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宁波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三个PPP项目。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供图

10月1日起,宁波垃圾分类将进入“法治时代”。

从2013年7月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到2017年底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垃圾分类重点46城;2018年第三季度至今,宁波垃圾分类整体工作在46城中位列第三,仍有上冲势头。垃圾分类的“宁波模式”、宁波经验屡受肯定。

A

不骄傲:体系已立、成绩斐然

近日,记者采访了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考核监督科科长郁文谨,对这些年宁波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合了解。

早在2013年7月,宁波便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15.26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宁波中心城区“三厂六站”目前均已投入使用。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置设施13座,其中焚烧厂5座(中心城区3座,余姚、慈溪各1座),奉化、宁海、象山在建3座,餐厨(厨余)厂4座、有害垃圾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突破1万吨,无害化处置率达100%,“终端设施的健全,解决了市民的‘后顾之忧’。”

清运人员的混收混运,也是市民关心的问题。为完善前端设备,宁波累计新建改造小区垃圾房860余个,小区垃圾投放点近万个,为健全收运网络,采购分类运输车500余辆,开设分类运输专线32条。郁文谨说,目前宁波城乡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与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已基本形成,“定时定点收集”“收运处理一体化”“不分类不收运”等都已开始探索。

去年开始,具有宁波特色的“搭把手”智能回收站(柜)走进宁波众多小区,手机扫一扫就可投放各类可回收垃圾,有效破解了传统废品回收模式的困境。该项目由宁波供销集团公司联合宁波富邦集团公司负责实施,已覆盖宁波750多个小区,共1175个点位,平均每天收到的可回收物生活垃圾达200吨,有效推动了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去年11月,财政部和世界银行召开宁波与世行合作城市固废管理研讨会,肯定了垃圾分类“宁波模式”;今年7月,央视对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本月,宁波PPP模式垃圾处理项目又获得了联合国官员的点赞。

B

不畏惧:以法为据、督促优先

硬件有了,垃圾分类的主体仍是城乡居民。截至2019年8月,宁波市城镇范围内累计开展垃圾分类的居住小区共2052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4%,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目前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实践探索中,主要有标准先导、入户指导、桶边辅导、激励引导、考核督导五导机制;形成有高端小区物业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少部分小区为社区自治管理,由业委会确保分类质量,一般小区桶边监导三种模式;通过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扫码开袋溯源,推动社区源头分类质量提升。

如果说之前的垃圾分类以倡导、引导为主的话,那么从10月1日起,随着《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宁波的生活垃圾分类将进入“强制时代”。

《条例》对个人和单位如没做好垃圾分类有着严格规定,“个人或单位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且拒不改正的,个人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未及时处理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绿化垃圾或者装修垃圾未先装袋、捆绑的且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以上条款,为宁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法治基础。

《条例》正式施行后,将严格依法管理,强化分类自觉,对不按规定执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个人和单位,将实施最严格的处罚措施。

C

不退缩:“宁波决心”一以贯之

根据计划,至今年年底,宁波将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0年底,宁波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覆盖,“零填埋、零增长”。

面对源头分类精细化、习惯养成长效化、收运体系健全化,宁波仍有可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郑一平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短板抓推进,对照标准抓提升,对照节点抓落实,着力在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创新宣传途径,强化氛围营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各类自媒体,全方位、多形式、高频次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及教育,在全市上下持续掀起“以参加垃圾分类为荣、以准确分类为荣”的舆论氛围。

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源头减量。加快完成配套文件制定工作,进一步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职责,出台快递包装减量与回收实施意见,制定公共机构、宾馆、餐饮服务单位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录,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面实现2019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总量增长率控制1%以内的目标任务。

接下来,宁波举措还有加快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探索“红黑榜”“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激励制度;制定奖惩政策,积极推行“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制定收费政策,出台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跨区域处理补偿机制,全面促进源头减量,提升分类质量。郑一平说。

宁波晚报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范奕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