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科技 > 智能 >

联电 22nm 制程已就绪,无需更改构架可直接转移

联电(UMC)称,在使用 USB 2.0 测试载具并成功通过硅验证之后,证明了联电 22 纳米工艺的稳健性,正式宣布更先

联电(UMC)称,在使用 USB 2.0 测试载具并成功通过硅验证之后,证明了联电 22 纳米工艺的稳健性,正式宣布更先进的 22 纳米制程技术就绪。

联电表示,相较于一般的 USB 2.0 PHY IP,使用联电制程的测试载具所使用面积是全球最小,已展现联电技术的成熟,且新的芯片设计若要采用 22 纳米制程,并无需更改现有的 28 纳米设计架构,客户将可放心地的直接从 28 纳米制程转移到 22 纳米。

联电的 22nm 制程与原本的 28nm 高介电系数 / 金属栅极制程缩减 10%的晶粒面积、拥有更佳的功率效能比,以及强化射频性能等特点。另外也提供了与 28nm 制程技术相容的设计规则和相同的光罩数的 22nm 超低功耗 (22uLP)版本,以及 22nm 超低泄漏 (22uLL)版本。此 22uLP 和 22uLL 所形成的超级组合,可支援 1.0V 至 0.6V 的电压,协助客户在系统单芯片(SoC)设计中同时享有两种技术的优势。

联电已与 ASIC 设计服务商智原在 22 纳米制程平台上合作推出基础元件 IP 支援,为市场上各种半导体应用,包括消费性电子的机上盒、数位电视、监视器、电源或漏电敏感的物联网芯片(附带蓝牙或 WiFi)和需要较长电池寿命可穿戴式产品的理想选择。

目前应用 22ULP/ULL 制程的基础元件 IP 已具备进阶的绕线架构,多样的 IO 元件库包括通用 IO、多重电压 IO、RTC IO、OSC IO 和类比 ESD IO,且存储器编译器还具有双电源轨功能、多重省电模式、和读写辅助功能等特色。

联电知识产权开发与设计支持部总监陈永辉表示:“由于联电致力于提供世界领先的代工专业技术,公司继续推出新的专业工艺产品,以服务于快速增长的 5G,物联网和无线市场。汽车 IC。我们很高兴能为代工客户提供 22nm 工艺,因为我们已竭尽全力确保该技术的竞争性能,面积和易于设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