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 > 养生 >

生医级胶原蛋白,或是下一个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风口

胶原蛋白的各类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展现的更加充分,近年来,我国生医级胶原蛋白行业的集中度大幅提升,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

胶原蛋白的各类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展现的更加充分,近年来,我国生医级胶原蛋白行业的集中度大幅提升,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瞭望目前生医级胶原蛋白行业,可见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已渐成雏形,行业日趋集团化、专业化和大型化、国际化。预测未来几年生医级胶原蛋白产品国产品牌会慢慢崛起,市场占有率将会越来越高,产品渐渐向高端市场渗透。同时,随着生医级胶原蛋白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而这种竞争不再是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而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创新能力的竞争热点

首先,胶原膜、创面修复材料是胶原基生物材料的一大开发和应用方向。在临床上不仅可用于比较简单的创面止血、残腔填充,拓展至诱导多种组织再生、防粘连等,还可应用于包括肿瘤切除后的缺损修复、术后松弛粘膜的修复、牙科手术中辅助骨粉进行颊骨修复等。

其次,人工骨是当前胶原基生物材料开发的热点。理想的人工骨应具备如下特性: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质与骨组织相似、具多孔性结构、适当的生物降解速率、能够促进新骨細胞的传导、诱导及生成的成骨能力。通过较高的孔隙率(70%),以及动态及多重性的降解率,骨细胞提供移动管道和生长空间,达到骨引导的效果;通过吸附骨髓,与骨髓结合使用,成为达到骨诱导和骨生成的效果。

此外,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是胶原基生物材料开发的又一个热点。在1997 年和2007 年发表的两个针对膝关节检查的研究显示,存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占受检查人群比例分别为63%和6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骨性关节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而生医级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可对软骨细胞的移植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随着组织工程软骨研究的深化,其挑战由组织修复向功能性修复过度,即在临床上的目标是在缺损部位再生不容易退变的软骨组织。近年以同种异体脱细胞软骨作为基质材料的新一代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被开发出来,其成分与结构与正常软骨一致,达到材料成分仿生和结构仿生,有利于软骨细胞长入,并能在再生后耐久地维持关节软骨的功能。目前该技术已进入临床试验,对患者的评估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随着更多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促使整个生医级胶原蛋白行业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当属3D 打印技术,预计到2024 年3D 打印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96.39 亿美元,其中植入物市场达到81.2 亿美元。

而在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中,不得不提的是胶原基医用生物材料,这也将是生医级胶原蛋白应用的技术前沿。由于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和诱导组织再生性能,医用胶原蛋白未来很可能会成为3D 打印人工组织、人工器官的重要材料。目前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和企业正针对这一难题进行技术攻关。

未来更具有竞争力的当属干细胞的创新研究及应用。复合干细胞的创新型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是临床组织损失修复和再生的关键,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再生医学领域发展的重点方向。基质微环境与干细胞归巢和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胶原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广泛用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促进细胞粘附和增殖。另外,胶原与其他材料复合在组织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组织工程角膜、组织工程皮肤、组织工程软骨等。

总而言之,医用胶原类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在往精细化、仿生化、功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会是综合能力的竞争,企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对技术发展的洞察力,对科技信息和政策动态的捕抓能力,对整体布局的决策能力,对创新技术的转化能力,以及对外来资源的包容能力等企业综合素质,都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