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龙夫妻及其制作的灰汁团。 (陈朝霞 摄)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张 立 石婉羚
国庆长假,不少游客来到海曙区山水古镇鄞江,游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的同时,还被堰旁它山堰村内一家“大头糕点坊”所吸引,这家小店售卖的灰汁团吃起来爽滑细腻,口感Q弹,勾起了浓浓的乡愁。
小店的主人是今年34岁的周静龙和妻子陈巧利。2017年底两人尝试制作灰汁团,“那时只是分享一下美食,通过微信售卖,没想到受到追捧,于是2018年5月在村内开出实体店,打出‘大头菜’品牌。”周静龙介绍。
“灰汁团是宁波地道的乡土小吃,可以称得上宁波的代名词了。小时候家里的老一辈经常制作,自己则在旁边看,有时也帮着一起制作。”在它山堰村出生长大的周静龙笑着说,他从没有专门学习灰汁团的制作方法,这一手艺好像在基因中天然就存在。
为了让灰汁团能在一大早新鲜出炉,周静龙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先是耐心地煮一锅水,待水沸腾;然后往沸水里依次加入冰糖、红糖;观察糖块全部溶化后,再加入调配好的食用碱水。
“碱水比例是最关键的。”周静龙介绍,食用碱水是灰汁团制作步骤中的“点睛之物”,老底子宁波人一般添加草木灰,如今用碱水替代后,口感更好了。而碱水添加比例需要掌握好,做出来的灰汁团才不会粘牙,否则不是偏硬就是偏软,都不符合标准。
一切准备就绪后,接着就是往锅中倒入白色的米粉,然后不断搅拌。搅拌时力道要均匀,还要特别注意火候。“火候和力度掌握好了,做出来的灰汁团才有糯性。”周静龙说。
米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地越来越黏稠,最后形成粉团。当粉团的颜色整体呈棕黄色时,便要趁热出锅,此时是灰汁团搓圆塑形的好时机。
将黏糯的粉团出锅后,顺势将它先滚成长条状,再切成均匀的小段,然后在手心里搓圆,灰汁团就大致成型了。
最后一步,就是上锅蒸熟。在大火与小火的交替中,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蒸煮,灰汁团在热气腾腾中新鲜出炉。
只见此时的灰汁团一颗颗散发着透亮光泽,将它整齐地摆放在竹米筛上,待其自然凉下来后就可以品尝了。咬一口,微甜、弹糯、软嫩、可口,唇齿之间立刻溢出一股米食特有的芳香,回味无穷。
“制作灰汁团过程并不复杂,但是要保持正宗的味道,并不容易。从选材到加工制作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耐心和诚心。最关键是要用上好、新鲜的食材,各种食材的配比也必须很精准,手工操作凭的是熟能生巧。”周静龙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他还根据时下年轻人的爱好,特别推出了薄荷等口味。如今,他制作的灰汁团已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食品,平时每天制作两三百盒,节假日则七八百盒,都销售一空。
“食在四方,味在家乡。小小灰汁团,口味地道,这是脑海中记忆深处的味道,它唤醒了味蕾,也唤醒了对家乡的情思。”一位朋友品尝了周静龙制作的灰汁团,在微信朋友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