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 > 养生 >

秋分过后,天干物燥,你的肺滋润了吗?

南报网讯

南报网讯

秋分时节刚过。这几天你也许感觉到,嘴巴干的比较明显;咳嗽加剧,呼吸不畅,气短;大便干燥、便秘加剧;皮肤容易过敏;脸上生痘、口腔溃疡;心情容易低落……干燥,几乎是这一季节的明显特征。2019年9月25日由南京市爱卫会、南京日报社、南京市职防院共同举办的“健康大讲堂”,邀请南京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沈宝华医师,为秦淮区旭光里社区居民介绍秋天的中医养生知识。

从《中医五行表》可以看出,秋天对应的五行属金,肺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皮肤容易过敏,鼻子容易敏感,应该多吃白色的东西。秋收时节,昼渐短,夜渐长。能量释放的时间逐渐短了,收藏的时间逐渐长了,繁茂渐被凋零所取代。这时心理容易悲伤,所以老百姓常说“悲秋”来表达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情绪。这时人易引发悲秋综合征,甚至得抑郁症,做什么都没有意思,容易哭泣。肺气虚的人容易受“悲秋”影响出现气短、气弱。这时需要出去走走,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就是让大家在这个时候出去走走,登高望远心情也容易好一点。

秋天是滋阴的时节

秋持有3个月,生活上应该早卧早起。人不能太激动,不然容易伤害肺脏。由于白天逐渐变短,晚上逐渐变长。晚上属阴,所以这个时节应该顺势来滋阴。

秋天养阴首先要喝水,水为阴中的至阴,水为万物之母。秋天主燥,燥邪的特点是干,所以要多喝水以对抗天干物燥。

秋天要会呼吸阴气。在海边、山林、河畔、湖旁、高山……这些地方做深呼吸,无疑对长寿十分有益。阴亏的人可以再晚上对着月光做深呼吸,约低凹的地方阴气越重。水边、北方、月下、夜晚、低凹处都属阴,是呼吸阴气的有效地方。用现在的话就是说,这些地方的负离子比较高。

养阴的饮食包括水生食物(如水稻、藕、荸荠、菱角等白色多汁的食物)和生在北方、背阴处及越冬的食物(如木耳、蘑菇、冬小麦等)。如过病人容易出汗,我们都建议吃“甘麦大枣汤”,这样她心情容易平静一点。

秋天养肺的关键在润肺,还需要补气、养肾、益心

西医的“肺”单纯的指人类的肺部脏器,中医的“肺”不经包括这个脏器,还包含一些气管等方面。秋属燥,燥胜则干,肺为娇脏,最怕燥,而燥气又最易伤肺,所谓燥气通于肺。所以秋天最易肺燥阴亏。容易产生没有痰的干咳或阵咳。再加上这个时节昼夜气温变化比较大,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因而,秋天最需要润肺。这时需要服用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藕或藕粉(藕有养肺阴、通肺气的双重作用)、杏仁、百合、燕窝、银耳、荸荠、秋梨、蜂蜜、香蕉、猕猴桃、秋菊花……或用麦冬、桔梗、甘草适量泡水饮。中成药可服养阴清肺膏、琼玉膏等。

中医还认为“肺主一身之气”,人体上下表里的气的生成和运行,都由肺来主持和调节。人活的就是一口气。所以秋天还应该养肺气。因禀赋体弱,肺气不足,或无病失养,或过于劳累致肺的气化功能减退,都会导致肺气虚。这时容易气息无力,言语无力及咳喘无力。此外,还可见到自汗、畏风、面色淡白,脉弱等。所以要多做深呼吸以增强肺功能,多吃补益肺气之品,如冬虫夏草、燕窝、人参、沙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或服四君子汤。

有些老年人常感到呼多吸少,气吸不进肺,原因在于肺肾皆虚、肾不纳气。要真正做到有效呼吸,养肺同时还须护肾。“肺”起着吸气的作用,而“肾”能够储藏这些吸收的气。如老慢支病人中医治疗时,常用清热化痰健脾的中药。但比较严重的病人除了用这些中药外,还会用一些补肾的药。因为归根到底是为了让气入肾,来进行储存。护肾的大原则是保护肾精,避免脑力过度及体力过度,避免受寒及过服寒凉药。

“气喘”的时候往往伴有“心慌”的情况发生。中医认为心和肺同居胸中,二者相辅相成,心主血、肺主气。从现代医学的解剖来讲的话,“肺心病”就是肺功能衰竭影响到心脏功能。而“心源性哮喘”就是心功能衰竭以后引起的肺淤血。所以心和肺是互相影响。人的许多病,不是心累及肺,就是肺累及心,甚至心肺同病。所以要养肺不忘记呵护心。尤其肺气虚弱的人更要注意养心。

有效的防止秋燥,避免燥气伤肺

秋天,天干物燥,燥邪为主,燥气通于肺,肺与大肠关系最密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受到秋燥的伤害,肺津不能滋养大肠,就会形成津枯便秘。所以秋天要润肺生津,大便才能正常。要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及块茎类蔬菜如豆、红薯、南瓜、山药等;清晨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多吃蜂蜜及“五仁”:杏仁、麻子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多吃“三色萝卜”,红(心里美)萝卜、白萝卜、黄(胡)萝卜;多运动,包括腰腹运动,可改善肠道气血运行而有利于排便;穴位按摩:关元(脐下3寸)曲骨(小腹处耻骨联合上中点凹陷处);每天早、晚做提肛运动。

燥气还容易生火。秋天易患各种鼻窦炎、口腔溃疡、唇舌生疮、痈疖及各种风火牙痛。少吃燥热生火之品,如辣椒、煎炸食品;温热性的水果,如桂圆、石榴等。少生气上火。

秋天痰多大多数是因为肺燥。燥邪伤肺导致肺阴受损,就应多吃润肺生津的药食。水果方面多喝杏仁露,多吃秋梨、苹果、猕猴桃、西瓜……菜食方面多吃银耳、百合、藕。

初秋平补,仲秋润补,晚秋滋补

初秋平补:选用平补之品,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以及山药、红枣、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仲秋润补: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一是适当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橄榄、百合、银耳、萝卜、鳖肉、乌骨鸡、鸭蛋、豆浆、乳品等。二是酸甘化阴,宜进食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

晚秋滋补----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底补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

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秋天的养生保健穴位介绍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