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金融副省长”一词,再次引发关注。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5名“金融副省长”,他们从一行两会、五大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金融系统高管直接转任省级政府副职。
9月,就有光大银行前行长葛海蛟、中国人民银行前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交通银行前副行长吴伟、工商银行前副行长谭炯四位金融系统高管分别履新河北省、重庆市、山西省、贵州省政府副省长(副市长)。
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拥有博士学历,在金融系统拥有至少10年以上,甚至20余年的工作履历。
“金融副省长”从何来
十一黄金周的前一天,担任光大银行行长不足一年的葛海蛟,赴任河北省副省长、党组成员。
葛海蛟今年48岁,在农业银行工作了23年后,2016年10月,从农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调任光大集团副总经理。在履新副省长之前,葛海蛟担任光大集团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兼任光大银行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行长。
9月份最后一周,就有3位金融机构高管首次履新,被任命为省级政府副职。
其中,现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李波来自央行。李波现年47岁,在央行工作14年,2018年8月,由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转任中国侨联副主席。9月26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李波为重庆市副市长。任职后两日,李波就代表重庆市赴北京与“一行两会”对接工作。
山西省副省长吴伟、贵州省副省长谭炯则来自国有大行。
9月27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决定任命吴伟为山西省副省长。吴伟今年50岁,在履新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之前,担任交通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他已在交通银行工作21年。
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决定任命谭炯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谭炯今年53岁,在中国银行工作28年后,2016年10月,由中行广东省分行行长调任工商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在履新贵州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之前,谭炯担任工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党委委员。
今年9月,曾担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上交所理事长的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跻身上海市委常委;7月,建设银行前副行长张立转任辽宁省副省长。
2018年,有四位国有大行副行长出任省级副职。2018年1月,52岁的农业银行副行长康义履新天津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2018年9月,47岁的中国银行副行长刘强出任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018年9月,48岁的工商银行副行长李云泽出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18年10月,48岁的农业银行副行长郭宁宁出任福建省副省长。
“金融副省长”做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已有15个配备了“金融副省长”,占比接近一半。
此前,一位转任地方副职的金融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政策性银行、五大行等机构与地方政府进行干部交流多年以来已有安排,是非常频繁和密切的安排。模式一般为,金融系统干部到地方“挂职”,按照“级别”对等,此前出任地方政府副职一般都在市县一级。
根据中编办“三定”方案,“一行两会”均为正部级。据公开信息,金融类中央企业并无行政级别,但五大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通常被视为副部级或享受副部级待遇。从司局级或副行级干部履新副省级干部为提拔使用。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分析认为,近期金融系统高管密集出任省级政府副职,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处置P2P网贷、中小银行等潜在风险;二是“去杠杆”,处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近期中央数次提起金融风险防范。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压实地方责任,防范金融风险。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要服从服务于宏观政策的大局。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8月29日,央行表示,当前我国中小银行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机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突出。目前在化解和处置中小银行风险时,要压实金融机构自救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风险处置属地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具体思路上,地方政府承担风险处置属地责任。对地方法人机构,如果出现重大风险,应按照属地原则,以地方政府为主,牵头拟定风险化解处置的方案,推动实施改革重组,从资金、税收上予以支持,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对地方政府而言,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当前的重点。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暂未公布全文。
目前,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并无权威口径公布。地方显性债务方面,截至去年末,地方政府债务18.39万亿元,债务率76.6%。根据Wind数据,地方政府今年前9月发行债券3.04万亿元,完成当年额度的99.4%。
对地方政府而言,来自大型金融系统的干部对金融业务比较熟悉和了解,特别是促进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盘活地方存量资源,引资入省,解决地方融资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辛继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