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原创 都说嘉庆帝是仁君,为何要在恭亲王墓前勒毙了他的两个孙子?

传统社会的政权维系,往往都是靠着皇帝的权威,古人有句俗语:“宁可得罪老天爷,不敢失礼皇帝前”,所谓天威难测,不论是哪一个

传统社会的政权维系,往往都是靠着皇帝的权威,古人有句俗语:“宁可得罪老天爷,不敢失礼皇帝前”,所谓天威难测,不论是哪一个人,在皇帝面前无不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

因为皇帝掌握着天下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因此世人对皇帝的脾性便有一些期盼,希望掌握到自己性命的皇帝,他应该是仁慈具有德行的,不然的话,“天子一怒,伏尸千里”又岂能是天下人的福气。

可是翻遍史书,仁德的皇帝总是少之又少,这也是不足为奇的,毕竟“利器在手,杀心顿起”,坐在金銮殿上,众生皆如蝼蚁,大多数皇帝只会让自己的性情肆意妄为,很少数能够意识到“仁德”对于统治的必要性。

因此在三百多位帝王中,能够具备仁德美称的皇帝是少之又少,于是这些“稀罕物”的存在,变成了史书上顶礼称赞的明君。那么历史上的诸多朝代,究竟是哪个朝代出现的仁德帝王比较多呢?稍微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会想到“清朝”的答案。

仁德的嘉庆帝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它属于是外来的政权,可是清朝的皇帝们,画风和所有的朝代都有不同,其他朝代总是有一些“残暴”的帝王,但是在清朝在位的帝王中,好像每一个人的脾性都是温和的,就算是负面评价最多的“雍正皇帝”,放在其他的朝代,也绝不会被当成是一个暴君,至于“杀端起于无形,喜怒皆是无常”,那在清朝更是找不到这样的昏君。

不过凡事都有个一二三等,就算是脾性甚好的清朝皇帝中,在“仁德”上也有个比较,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嘉庆帝”了。可以说清朝若只能够选出一位仁君的话,嘉庆帝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但是就算是这样公认为性情温厚的嘉庆帝,却还是有一件“六亲不认”的事情,那就是将清朝恭亲王的两个孙子活活给杖毙在爷爷的墓前,其中究竟有什么缘由呢?

清朝的危机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嘉庆皇帝在历史上是沾了大贪官和珅的光,人们对于嘉庆帝的了解,往往只在于一个俗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除此之外,嘉庆帝还有什么样的事迹,都已经是鲜为人知了。和很多人认知中不同的是,嘉庆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是绝对不能说他是一位可有可无的历史人物。

当清朝的江山传递到嘉庆手中的时候,就已经是山河无光,黎民困顿了,表面上,一个偌大的“乾隆盛世”交到嘉庆的手中,看似可以坐享其成,其实经过乾隆皇帝半个多世纪的折腾,国库中哪里还有银两,老百姓早已山穷水尽,因此嘉庆迫不及待的在刚继位就扳倒了和珅。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看的明白,整个清朝的气象从上至下,都是硕鼠遍地,蛀洞疮痍,尤其是江山社稷也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很多地方爆发了起义,朝廷的镇压,是剿灭一波,又起一波,历史交给嘉庆的任务,那就是赶紧的“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如果按照乾隆那样折腾下去,清朝国运的终结就在眼前了。

天威震怒

嘉庆在乾隆刚驾崩时,立马就向天下传了诏书,所有在路上的进贡东西,全部停运,以后也不许劳民伤财的给皇宫进献东西了。乾隆皇帝生平最痛恶的就是告御状的人,而嘉庆却对告状的老百姓都是不加处罚,探明冤情。

可就算是嘉庆尽力想做个好皇帝,清朝社会积压已久的矛盾也无法一夜扫清,在嘉庆登基第十八年的九月,按照祖制嘉庆要进行秋围打猎,就在嘉庆前脚出了京城,紫禁城便遭到了“天理教”的攻击,这些造反的教徒,凭着突然袭击,竟然能够攻打到紫禁城里面的武英殿,最后在太监和禁卫军的协力抗击中,这场“事变”才被剿灭。

事情传到了正在承德的嘉庆皇帝耳朵里,这样的事情,对于任何皇帝来说都是忍无可忍的,天威震怒,朝廷四处追查“天理教”的余孽,最后让嘉庆帝没有想到的是,这场事变中,竟然有皇室宗亲的参与,他们就是恭亲王的后代,一个叫海康,一个叫庆遥。

恭亲王是顺治的第五个儿子,这两个孙子辈的后人在嘉庆一朝已经处于皇室的边缘地位了,于是他们两个企图通过参加“政变”,能够大富大贵。嘉庆对着两个“猪油蒙心”的皇室败类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仁德”和“宽容”,一道旨意下去,将他们二人拉到恭亲王的墓前,让宗人府活活给杖毙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