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写下此句诗的那刻,元稹的痴情难有人及

遣悲怀三首·其三唐代:元稹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唐代: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诗临其境】

又是暮春,又是黄昏,携酒独坐于青石阶上,暝色不知何时袭来,一股悲伤,也无由涌至心头。仰首,痛饮!风,从身后掠过,扬起渐宽的衣带,倏忽吹过庭院的花圃,无数的花瓣,簌簌而下,然后在泪眼中模糊,直至随风消逝,一如你温柔笑靥,离我而去。

人这一生,纵有百年,又能是多久呢?没有你陪伴的岁月,每时每刻,都觉愁绪如海、迎面而来。

世事无常,风雨莫测,善良如邓攸之辈,却无子嗣,此非命运使然?潘岳情深才高,可发妻已逝,二人阴阳两隔,纵使悼亡诗篇泣泪而就,亦白费笔墨、徒然空叹!

锦瑟弦断,青鸟悲鸣。生,已难续情缘,愿死,能同墓而葬,他生再做夫妻。可这,不过是无意义的幻想、不过是逃避悲痛的借口。红颜已成白骨,来日我亦归于尘土,今生辜负,何谈他生。

此身暂寄红尘,唯有终夜相思不寐,将你的一颦一笑,深深刻在脑海,将我们之间的过往循环回味,以此,略微报答,你今生和我一起经历的穷困苦难、那未曾舒展的眼眉。【一句钟情】

初读“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时,便恍如一声悠长的叹息,从久远的时空而来,重重地落在心头,刹那间,伤悲、哀婉、酸楚夹杂而来。这该是多么深的情,多么深的愧,才会发出如此叹息。

那一刻,我不知元稹的过去,也未了解元稹的未来,只觉,在他写下这句诗的瞬间,在读到这句诗的瞬间,他的痴情定然是少有人及的。

【诗之感悟】

生死之别,或许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何况这这种痛苦之上,还增添了一层遗憾。遣悲怀!如何能遣。元稹言潘岳的悼亡诗,是空费言词,这又何尝不是说他自己。

妻子未能舒展的眉眼背后,是多少生活中的艰难和困苦,她将这一切默默承担,垂首是汗水与担忧,转身回眸,却是温柔的笑。在那段时光,妻子的勤劳和微笑,为他撑起了一片晴空。当元稹走出低谷,欲为妻子遮风挡雨时,斯人却只在梦中。

无论是否相信缘分,夫妻都是彼此一生的依靠,白头偕老并不是婚礼现场的临时台词,而是应用生命去实现的诺言,这个诺言,既在于结果,也在于过程。

共至白头,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携手一路走来的人生,相互包容、相互付出,彼此能够感受到对方无处不在的爱意,便是一人中途离去,未至白头,也是幸福的、没有缺憾的。

隔壁的屋子,住着一对老夫妻,妻子每日推着坐在轮椅上的丈夫,去湖堤看日落。堤上杨柳拂动,堤下浪送清风,洒满夕阳的湖面,停满云霞的远天,之间站着一对白首苍颜,二人凝望着,微笑着。

后来有一天,老翁的轮椅没人推了,他自己转着来到了堤上,夕阳的余晖依旧落在他的身上,老翁依旧凝望着,微笑着。

夕阳很美,可终究是要落下的,幸运的是,在这之前,他与她曾看过无数遍,所以,我认为他的妻子是无缺憾的,老翁也是无缺憾的,他们是由生至死的幸福。

夫妻,是能全心全意为对方付出的,他(她)应该是我们人生最应该珍惜感激的人之一,这种情感古今共通的。故而,元稹在诗中才会用“报答”二字,可见他心中有太多的感激。终夜长开眼,这份痴情的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法报答妻子,而体现的无奈与愧疚。

元稹此诗,固然是凄美绝伦的,但同时也充满了无奈与悲哀。愿君怜取眼前人,愿君怜取身边人,莫让缺憾无法弥补。【无障碍阅读】

邓攸无子:邓攸是西晋末年的大臣,永嘉末年战乱中,他含泪舍弃了儿子,来保全侄子,后一生无子。

潘岳悼亡:也就是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其发妻杨氏死后,他从此不再娶妻,并作《悼亡诗》三首,感人肺腑。

同穴:同墓而葬

窅冥:深暗的样子。

长开眼:所谓‘长开眼’者,自比鳏鱼,即自誓终鳏之义。鳏者,无妻或丧妻的男人。

【作家故事】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明经及第,授左拾遗,元稹宦途坎坷,几经起落,曾一度拜相,最终卒于鄂州刺史任上,终年五十三岁。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互相引为挚友,并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悼亡诗言浅意哀、细致动人,极负盛名。【佳句背囊】

元稹离世九年后,白居易写了首《梦微之》悼念元稹,其中“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催人泪下。得妻如韦丛,得友如白乐天,元稹一生足矣!

后世为人称道的悼亡诗句,还有陆游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悼亡词,则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无出其右者。

【逸事】

元稹刚入官场,直言上谏,深得宪宗赏识,不出几年,便被朝廷任为监察御史,命他出使东川。年轻的元稹,意气风发,尽职尽责,走马上任之后,他明察暗访,发现了已故东川节度使严砺曾贪赃枉法。

得到元稹的检举揭发,宪宗派人调查,发现果有其事,便处罚了东川一批知情不报的官僚。这一下,元稹像是捅翻了马蜂窝,触犯了众怒,许多官员都觉得这个后生小辈太不上道。之后,当权者将他调离了京都长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