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阮籍猖狂,清谈玄风,为何魏晋总风流?

引言自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直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这一段在历史上有一个专属的名字——魏晋。提起魏晋,总是一副放浪不

引言

自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直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这一段在历史上有一个专属的名字——魏晋。提起魏晋,总是一副放浪不羁,风流倜傥的翩翩浊世佳公子的形象。阮籍,刘伶,谢安,向秀,王羲之,陶渊明...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魏晋风骨闪烁古今,它承接了秦汉,影响了隋唐。

同样,在这个时代,尽管政权更迭,尽管战争连绵,但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蓬勃,佛教的启蒙,文化的交融,思想的渗透,科技与文学两开花,奠定了历史上不凡的地位。晋朝虽然存在感不如汉唐强大,可审美与社会风气却极为开放,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个性的张扬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可谓是独树一帜,而这一切直至谢灵运的死亡,魏晋风流成了千古绝响。

图|竹林七贤政权交替,虽一统却不太平三家归晋,皇权纷争。

三国末年,司马懿隐忍了一辈子,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独揽大权,最终孙子司马炎篡位成功,灭蜀伐吴,实现统一。而之后"八王之乱"贾南风摄政,整个西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贪污腐败的风气日益严重。不仅如此,天灾人祸更是不断,此时,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强大,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为首乘机举兵入侵中原,中华汉民族遭受到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这场劫难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名词"两脚羊"。人吃人的惨剧上演在那个惨绝人寰的世间。自"八王之乱"以后,西晋王朝逐渐衰微,公元316年,刘曜率军攻入长安,,西晋至此灭亡,史称"永嘉之乱"。

图|八王之乱关系图

衣冠南渡,东晋建立。

永嘉之乱后,士族百姓舍弃北方,南渡自保,史称"衣冠南渡",晋元帝司马睿建都于建康,南迁后权臣王导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政策稳定朝堂。此时的晋朝北方外族威胁,晋元帝命祖逖北伐,最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领土,于石勒对江而望。但朝廷又起内乱,前有"王敦之乱"后有"苏峻叛变",领土再次得而复失。

公元383年,前秦第帝苻坚欲图剿灭东晋,晋廷派谢安谢玄与苻坚对峙在淝水,此役大获全胜,史称"淝水之战"。后谢安遭司马道子进献谗言,"宜置戍而还",北伐仍旧功败垂成。公元403年,桓玄斩杀司马元显父子,篡位称帝,后被镇压。刘裕掌控朝廷后,杀安帝,废恭帝,于公元420年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图|《烈女仁智图》士族天下,垄断国家

自汉朝起,士族门阀在社会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东晋时期,国家赖以士族生存,琅琊王氏,清河崔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朝廷的重要官职往往被士族所垄断,其出身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个人的能力水平,这些官僚大族之间相互联姻,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氏族政治"。他们占有土地与劳动力,形成了自己的"庄园经济"掌握着政治与经济上的命脉。可以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而在文化上他们崇尚清谈,发展玄学,挣脱重重束缚,张扬自我个性。这样的士族文化直到隋唐时期科举的创立,才渐渐没落。

图|月夜清谈轻狂放诞,风流文士背后的原因政治黑暗,不屑为伍

晋朝大家陶渊明在自己的作品中没少写到,朝廷官场黑暗,自己宁愿归隐园田,也不屑从政。其实,整个东晋政权是非常紊乱的,数次北伐皆因内乱而失败,整个社会动荡不堪,政治人心黑暗。那些纵酒高歌的文人时常有任性放荡的举动,实际上大多是排遣内心痛苦的方式,这些知识分子内心美好的希望被打破,无奈之下,只能解放精神上的自由,以老庄之道填补内心的空缺。更何况,那个时代,世道并不太平,倒不如说是自己明哲保身的借口。

图|阮籍像庄园经济,繁荣兴盛

自南迁之后,南方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提升,这些士族形成了自己的庄园经济,并且得到迅速发展。他们占有了太多的财富与生产力,把原本地广人稀的江南地区发展得极为富饶,其经济中心也逐渐向南迁移。不仅是农业,商业,手工业也有了长足进步。

手工业主要由官府掌控,在此期间,发明了灌钢技术,使得钢铁的品质得到提高;纸张的制造也得到质的提升,出现了"藤角纸",以及五色花笺,直到南朝时期,纸张已经完全代替了布,绢等丝织物。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士人们没有了经济的后顾之忧,自然全身心地投入文化艺术的创新。儒家衰退,道家兴起

随着汉朝没落,社会的动荡之下,魏晋士人对"独尊儒术"产生了怀疑,此时,儒家的思想已然不能控制人们洒脱的内心,他们竭力突破儒学的繁琐,一心寻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统治思想。葛洪的《抱朴子》就建立了以"玄,道,一"为核心的本体论。他们看到了政治的黑暗,国家的天灾人祸,所以,内心更加追求个人主义与自然主义,"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认识到荣华富贵仿佛昙花般转瞬即逝,所以心向自然,活出自我,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在这个时代创造力频出。

图|阮籍像永远无法磨灭的影响玄学之风

一方面为了找寻思想寄托,另一方面是为明哲保身。士人们更专注于玄学,玄学之风应始于曹魏时期,其中何晏,王弼为代表。何晏著有《道德论》,王弼注《易》《老子》,主张"名教本于自然"。这是源于人们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反省,所以,乃至到竹林七贤再到郭象,士人们以畅远的胸襟,无为的态度,来审视社会,审视自我,审视自然。他们寄情于山水间,感叹岁月短促,将道家与儒家糅合,形成独特的思想意识。

图|清风谈文学艺术

两晋士人脱离了传统经书的束缚,使得文学更加多元化,由于儒家衰微,官场压抑,玄学清谈大胜于行。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更为写实。魏晋时期,不得不提曹植的《洛神赋》,千古名篇,传颂至今。左思的《三都赋》骈文华丽,一经出世,惊艳世人。而后期嵇康的《幽愤诗》等皆以写实于权势侵人的厌恶和难以言表的政治。东晋后期,以陶渊明的作品独具特色,山水田园,朴实清丽,远远影响了后世一些文学大家。

而书法造诣,不得不提"入木三分"的王羲之,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行文简易流畅,在这个时期,各样的书法笔体多元化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图|王羲之书法欣赏佛教兴起

这一时期,连年战乱,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佛家的"因果报应"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且希冀与佛教中的美好世界,这个时期,佛教摆脱了以往的附属地位,与玄学和儒学相融合,渐渐成为影响最大的宗教,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直接说明了佛教的历史地位。结语

可以说,魏晋时期是政治最为黑暗的朝代,但又是自我精神最自由的朝代。这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但士人将它演绎为魏晋风骨,他们癫狂,醉酒,玩乐,将自我麻痹于山水自然之间。

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引起的,魏晋也不例外,这种风气已深入骨髓,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或者说是他们成就了那个时代。

清谈图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晋书》

《三国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