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红楼梦里含义最深刻的五句民间俗语,揭示了荣国府破败的真相

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这是众人皆知的俗语,在最早的时间里,它却只是秦可卿一个人的先见之明。王熙凤只顾敛财,不

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

这是众人皆知的俗语,在最早的时间里,它却只是秦可卿一个人的先见之明。

王熙凤只顾敛财,不图发展与后路,也真是枉费了她的一番叮嘱托付。

贾宝玉也最是没有后脑的。他只想着不会少了他和林妹妹的。林妹妹觉得他这样的不知兴衰,也是不可理喻。她觉得,探春那样做很好。所以,宝玉说了那样的话,她立马就懒得答理贾宝玉,走到一遍去了。

其余之人,贾环等,更是纨绔子弟,烂泥巴扶不上墙。

当然,元春、探春也算是能够高瞻远瞩,只是一个早已不是贾府之人,一个身份特殊,也只能任人摆布,只能在不高兴的时候发发牢骚。元春劝大家早日收身。探春将大家痛骂一回。

所以,假设贾敏没有死,黛玉早点嫁入荣国府,让她当家,说不定贾府还会起死回生。

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其实,这是高鹗的引用了,语出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还是和林黛玉有关。

当时,袭人正指责王熙凤毒辣,林黛玉不知是为凤姐辩解还是为什么的,只见她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话是对于贾府家庭关系的解读,虽不如探春的话(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尖刻,也可谓是一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贾府之人之间的斗争实在太厉害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大家互相欺压。

所以,红楼梦不是桃花源, 贾府里复杂的人际关系,早已不是一般人能够看透的。薛宝钗整日穿梭其中,掺和各类事务,也必定是是非之人。复杂的宝钗,因之不大被人喜欢。

只有林黛玉一个外来者,她不肯多走一步路,多说句话,保持着生命的至纯至洁。旁观者清,主观上林黛玉跟她们没有利害关系,所以林黛玉才把事情的真相点得如此透彻。

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或许,在元春进宫的时候,贾府的气数就已经消失殆尽。元春省亲,也不是回光返照,只是加剧了贾府的灭亡。元春回来,大家哭得呜呜如浪涛,可见其中的悲凉与无奈。

贾府还能够在那么长的时间里苟延残喘,也就正印证的冷子兴道出的这句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而冷子兴,也正好是古董贩子,最是清楚豪门的衰败。王熙凤卖古董,还不是卖给这些人。一个蒸蒸日上的家族,只会大量买古董。只有家里缺了油盐的,才想拿古董去换一点银子回来。冷子兴也是周瑞的女婿,她因此更知道贾府的破败了。

到最后,连贾母等主子吃的米,都舍不得多买。贾母见着都垂下了泪来。可见那个时候的贾府,他们的财力,早已捉襟见肘。

一个家族,死而不僵,也并非回天乏术。只是可惜的是,贾府之人内斗成灾,最终也是因此而瓦解吧。

四、树倒猢狲散

贾母打出一则谜语——猴子身轻站树梢,或许一下子就让贾政想到了“树倒猢狲散”这句俗语,所以他一直假装猜不出,好惹贾母高兴。

想着,那也真是贾政一个人的悲凉,当时大家都不亦可乎,而独独他感受到了那些谜语的不吉祥。可见其对家族着实充满了忧心。只是能力有限,对于他出身的那个家族,他早已无力回天,只能老老实实工作,再就是希望宝玉成材。

而宝玉呢,却完完全全是一只猴子而已。作者写他,在贾政离开后,他就像开了锁的猴子一样,一把就扯着王熙凤,扭股儿糖似的,一直厮缠嬉闹。

等到后来,贾母归天了,贾府被抄家了,贾宝玉等,也就只能流落街头了,全然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甚至会被人当猴子耍。曾经只知一味高乐,最后沦落到如此地步,贾宝玉做一百次和尚,也于事无补了。

最终树倒猢狲散,一部《红楼梦》,也就是作者的一部忏悔录了。

五、天下乌鸦一般黑

林黛玉问:“原来如此,人也太会想钱了。姨妈家的当铺也有这个不成?”

众人都笑着回答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这是古人对于商人的鄙夷了。薛姨妈听了,恐怕只能报以尴尬的一笑。

个人觉得,这是古人对于商人的贬斥,在这里也应当是作者对于薛家的一种复杂的心理了。

平常,人们总是喜欢说是哪个小编黑薛宝钗,其实,薛家本来就黑吧。看看,作者在这里,都有着比较隐晦隐喻。也就不要说别人黑她,而是发现了她的黑。

而且,薛家自从进了贾府,薛宝钗不断于贾府内穿梭,惹出不少事端,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最后,她帮忙管理大观园荣国府,也是纰漏百出。古代的人,因为观念狭隘,终究还是看不起商人。作者歌颂的是有着真正贵族出身的林黛玉等。

珍爱

红楼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