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朱棣继位后,为何要费尽心机地抓捕全国的尼姑?尼姑做错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要做出下西洋这个举动,除了宣扬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要做出下西洋这个举动,除了宣扬大明国威、防范帖木儿帝国外,《明史》中还提出,是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对于父亲朱元璋把皇位给了朱允炆,朱棣一直耿耿于怀,毕竟靖难之役以后朱允炆就消失了,有人推测朱允炆是逃去了海外,于是有了下西洋这件事。另一种说法是朱允炆出家当和尚了,所以朱棣也同时在全国搜查和尚。

这些我们都能理解,可为什么朱棣又大肆逮捕天下的尼姑呢?他朱允炆能当尼姑不成?咱接着看。

朱棣上位以后,一直盘算着把都城迁到北京,因为那才是他的地盘,是朱棣的驻地,于是他上位第2年就开始为迁都北京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必定要南粮北调、劳民伤财,全国各地的民夫都被抓去做苦力,其中有一个民夫的女儿叫唐赛儿。

唐赛儿,出生于1399年,山东滨州蒲台县人。他们一家很贫苦,但父亲有一身好武艺,就传授给了唐赛儿,让她以后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到15岁,唐赛儿已经武艺超群,小有名气。眼看着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父亲却被皇帝抓去做苦力了。

又刚好撞上了山东地区的水旱灾害,百姓吃都吃不饱,朝廷还“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唐赛儿的母亲早就生病了,又没饭吃,于是唐赛儿带着丈夫林三冲去官府要粮吃,丈夫林三竟然被官兵活活打死,母亲没多久也重病身亡,得知这个消息的父亲也悲愤而死。

这个原本穷但家庭幸福的女人终于受不了了,她决定揭竿而起,但没想好怎么开始行动。说来也巧,当时在埋葬丈夫的时候,她在山脚下发现了一本“白莲教”的书典,细细读了几天,加上滨州民间白莲教盛行,是饱受苦难的老百姓的精神寄托,于是唐赛儿决定把起义军命名为“白莲军”,自号“佛母”,称能够预知未来,甚至“剪纸为兵马”,很多农民都被吸引了进来。

她是个非常有头脑的人,并没有鲁莽地开始行动,而是观察好了地形,把卸石棚寨区域地势最高、视野最好的地方作为主寨,方便观察敌人状况;再找人在寨内修好水池、尽可能囤积粮草。

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唐赛儿带着兄弟们一举攻克军事重镇青州,夺取武器,开仓赈民,又接纳了更多难民,其他地方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响应,组成了10多支起义军,他们“毁官府、烧仓库”,狠狠打击了明军。

明成祖朱棣听到了这个消息,龙颜大怒,派了几位得力官员连夜赶往卸石棚寨招安,给唐赛儿提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唐赛儿瞪圆了眼睛,愤怒地拒绝了来使。

敬酒不吃吃罚酒,朱棣直接让安远侯柳升带领5000人马去“端”了农民军,柳升其实特别看不起农民军,唐赛儿心里很清楚,抓住对方轻敌的弱点,说自己寨内严重缺水要投降,柳升十分得意,就在门口等他们渴死。

3月16日的夜晚,起义军突然偷袭敌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晕头转向,都指挥刘忠中箭毙命。等柳升反应过来,起义军的影子都没有了。但另一边朱棣又派了几支队伍支援,起义军扛不住那么强的火力,纷纷撤退,四散而逃。

虽然农民起义被镇压住了,但起义的首领如唐赛儿、宾鸿等人全部安全逃跑,朱棣火冒三丈,直接把山东布政使、参议、按察使等官员全部处死,以消怒气。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搜查唐赛儿。

朱棣想起唐赛儿自称“佛母”的事情,于是派人到处抓捕尼姑,管他老的少的,10000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师诘问。但是到最后,唐赛儿都没有被找到。

参考资料:《明史》《国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