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被一句话决定命运的唐朝贵族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召大臣商议,元老大臣李绩称病没去,而褚遂良则以死相谏。过了几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召大臣商议,元老大臣李绩称病没去,而褚遂良则以死相谏。过了几天,李绩单独入见,高宗说:“褚遂良是顾命大臣,他极力反对,这事儿真的就算了?”李绩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随即下定了决心。李绩是位列三公的三朝元老,可面对高宗废立之议,他却深恐给自己招惹大祸,便以“陛下家事”为由放弃了应负的责任。

80年后,武惠妃结党营私,唐玄宗想废掉她。宰相张九龄担心引发宫廷权力争斗,拒不奉诏。奸臣李林甫一言不发,过后却私下里对宦官说:“此人主家事,何必问外人?”玄宗听说后犹豫未决。后张九龄被罢相,玄宗又提出废太子之事,李林甫说:“此陛下家事,非臣等宜预。”玄宗遂决意废立。

与李绩的惧祸心理不同的是,李林甫的目的是为了与武惠妃结成政治联盟,从而排斥异己、掌控朝中大权。一句“陛下家事”,实际上暗含怂恿和赞同。此后,李林甫居相位19年,贬斥忠良,直至铸成“安史之乱”。

又过了50多年,唐德宗欲废太子而立侄舒王,宰相李泌说:“幸亏陛下和臣商量,要是奸臣(李林甫之流)得到您的旨意,恐怕早就跑到舒王那里邀功请赏去了。”言下之意,太子不可废。德宗说:“此朕家事,何预于卿而力争如此?”李泌答道:“如果我坐视太子的冤情而不说话,罪过就大了。”太子由此得到获免。李泌一心为公,仗义执言,其反对废太子的态度之坚决,以至于让德宗说出狠话来,可他依然毫不妥协,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最终说服了德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