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都说薛宝钗是儒家典范,其实她的性格也渗透着道家为人处世的哲学

原标题:都说薛宝钗是儒家典范,其实她的性格也渗透着道家为人处世的哲学作为一部经典巨著,《红楼梦》成功塑造出了许多个性鲜明

原标题:都说薛宝钗是儒家典范,其实她的性格也渗透着道家为人处世的哲学

作为一部经典巨著,《红楼梦》成功塑造出了许多个性鲜明,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薛宝钗便是这部书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当然,人们对她的形象解读存在很多不同的版本。有的认为她世俗圆滑;有的认为她虚伪狡诈;有的怜惜她,认为她是封建礼教压迫下可怜的牺牲品;还有的则认为她是古代标准的贤妻良母型女子。审美标准本来就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人们的观点出现变化实属正常。

我认为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完美地体现了多元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既是儒家的典范人物,性格里又处处渗透着道家为人处世的哲学。下面我们就从道家思想角度出发,了解薛宝钗的性格特点。

一、看似柔弱胜刚强的处世之道

1. 守弱居柔、一问三不知

道家的"守弱居柔"思想,强调的是为人处事要低调,办事情不能铺张,把自己自觉处在"柔弱"的位置上。这也是老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也可以说成是"处柔守弱",与"守弱居柔"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也说过: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

这句话其实是说为人应该低调,不要总是自以为是,自吹自擂,自高自大,这无论是对为人处世,对事业还是对处理上下级关系来说,都是极度不好的。

薛宝钗是一个奇女子,无论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还是医学知识,她都是极熟知的。其中她的画论、棋艺、书法水平更是精湛,让众姐妹们佩服不已。就是这样一个样样出挑,满腹才学的奇女子,却从不喜欢出风头,总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如王熙凤说她 "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 一问摇头三不知。"

她的低调恰恰正是"守柔居弱"的体现。

2. 处处谦虚、不争长短

作为一个封建贵族,薛宝钗从来没有恃强凌弱,胡作非为,反而处处谦虚,不与人争长短。她的哥哥薛蟠被柳湘莲暴打一顿后,薛姨妈想替儿子报仇,但是此时她却劝母亲不要计较,息事宁人,以免多生是非。即便是寻常人家的哥哥挨了打,且不说是出于什么原因,妹妹多会与哥哥站在统一战线,看不得自家哥哥被人打,更何况他们还是当时显赫的皇商人家呢?即便是哥哥薛蟠被柳湘莲暴打,她仍然不主张报复,仗势欺人,反而还劝自己的母亲息事宁人,莫要多生事端。

这里体现了薛宝钗遇事吃亏,不是先找外部原因,而是先省察自身。她的这种气度,也是寻常人所不能及的,着实令人钦佩。在面对地位低下的柳湘莲时,她保持谦让;在与林黛玉的相处上,她更是谦让有加。任凭林黛玉说出怎样尖酸刻薄的话来,她都丝毫不生气。连林黛玉这个情敌都对她十分佩服,可见薛宝钗为人处世真的是很谦虚低调。

3. 上善若水、以柔克强

老子说"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矢,莫能行。"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薛宝钗采用的也是这种原则:水虽然柔弱,但是却能攻击坚强的东西。她与人为善,慷慨大方,做事有分寸,待人平等。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时,让她点自己喜欢的戏文和食物,她就按照贾母素日的喜好点了一遍。贾母自此更喜欢她了。这说明薛宝钗懂得迁就讨好长辈,使长辈开心。当她哥哥从江南归来给她带了礼物时,她不忘记给每个人准备一份,甚至连人人嫌弃的赵姨娘都得到了她的礼物。

"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她哥哥能带多少东西来,她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她都想到了。“

一向心胸狭隘、对谁都看不顺眼的赵姨娘对她的评价也甚高,这恰恰说明她大方会做人。

就连众人都取笑刘姥姥的时候,她也没有参与。这里就可以看出她待人平等真诚,尊重别人的品质了。赵姨娘和刘姥姥在大观园的人看来都地位低下,但是薛宝钗并没有瞧不起她们,而是真诚地对待她们。这就不难解释贾府上下为什么都对薛宝钗赞叹不已的了。

二、恬淡无为而无不为的做人哲学

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薛宝钗的家庭大富大贵,属于皇商,是四大家族中最富有的一家,但是她个人却很朴素,没有丝毫的物质追求,喜欢淡泊自然的生活。她梨香院的房门上"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绸帘",衣着"一色半新不旧;她所住的新芜院: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绶,衾褥也十分朴素。"

家庭如此富庶,却过的如此简朴,相当符合老子"平和无欲"、"见素抱朴"的思想。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还说: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容易使人迷失自己,失去重要的东西。薛宝钗外在的俭朴自然体现了她性格无欲无为,质朴的特点。她没有刻意追求,但却最终得到,无欲而得,岂不幸甚。这也体现了道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事哲学。

2. 以善下之、以柔治家

由于薛宝钗德才兼备和无欲无争的品质,她被委以管家的重任。她在任时,对待下人是极好的。与王熙凤强硬风格不同的是,她采用柔性的原则来治理家业。在管家过程中,她不是雷厉风行,而是循循善诱,唤起众人的自尊。 "你们这年老的反受了年小的教训,虽他们是管家,管得着你们,何如自己存些体统,他们如何得来作践? "

她采用这种劝导的方式来使众人明白,如果自己行为得当,谁也奈何不了他们。老子说: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如果管理者能做到像江河那样,把自己摆在低位,那么小河自然会流向它,管理者也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薛宝钗作为一个管理者,她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谦逊有礼,这使她赢得了下人的尊重,从而更有利于她的管家之路。

3. 世事洞明、游刃有余

"世事洞明皆学问",薛宝钗的这门学问修的可是顶好的。她豁达大度,帮助别人的时候总是很真诚,丝毫不露痕迹,给被帮助的人留足了面子。当史湘云想要开诗社做东,苦于缺少钱财的时候,是薛宝钗从自己家店铺里拿来了螃蟹和酒,她才能办了一场别致的螃蟹宴;林黛玉的药里需要用到燕窝,她碍于面子不肯开口要,是薛宝钗从自己家里拿来了燕窝送给她;邢岫烟处境艰难,靠当冬衣度日,是薛宝钗帮她瞒住众人并悄悄取了回来。她做这些事的时候都很谨慎小心,生怕被人知道了去。除了这些,她还很善于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无论是下人纠葛还是族人纷争,她都能一一化解,游刃有余。这些正是老子"七善"的理想人格在薛宝钗身上的体现。

三、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理性性格

1. 顺应自然、智慧通透

顺其自然是一种兼具理性与冷静的思想性格。这与道家崇尚自然,认为人生的准则应该是自然存在的道的思想密不可分。书中多次以谐音的方式来暗喻薛宝钗的"冷"与她的超然物外。例如用"雪"来喻指"薛",用"冷香丸"、"冷美人"、"任是无情也动人"等隐晦地来表现她的"冷"的这一性格特点。在金钏儿跳井自杀一事中,薛宝钗的冷漠得到了突显。薛宝钗说金钏儿: "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可惜",如果姨娘"十分过意不去,不过多赏他们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

面对金钏儿的死,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伤心,而是认为多赏几两银子,就是尽了主仆之谊,这里的薛宝钗不免太过冷血。尤三姐自刎一事在突显薛宝钗的"冷"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她的超然。在听说尤三姐自刎,柳湘莲不知所踪时,她并未显露过多的悲伤。她劝她母亲说: "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如今已经死的死,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道家认为"生死气化,顺应自然"。庄子也说: "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 生也。"

在薛宝钗看来,人的生死有命,哀伤无济于事,这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这里体现出了她顺应自然的智慧,不拘泥于生死,将生死看得很通透。

2. 既柔且顺、温婉明理

薛宝钗的柔顺体现在她与贾宝玉的婚姻生活中。面对封建家长做主包办的婚姻,她虽然知道贾宝玉并不钟情于自己,但是她也不能违抗。她不想让长辈们伤心动怒,流泪接受亲事,并始终恪守妇道。在与贾宝玉成婚几天后,贾宝玉哭闹着要追随林黛玉去死的时候,她仍然尽着做妻子的本分劝诫他,让他不能伤了家里长辈的心。贾宝玉出家后,薛宝钗在自己悲痛之余也没有忘记安慰婆婆。薛宝钗这一既柔顺又明事理的人物形象,怎能让人不心生怜爱呢?

结语

《红楼梦》成功塑造了薛宝钗这一体现道家自然本性和无为而治哲学的人物形象。薛宝钗的性格是多元的,不能单纯地用好坏的的标准来评判。她的性格虽然有从传统而来的消极一面,有儒道思想的统一与矛盾的一面,但是她的道家思想性格却能使她无论是在封建时期还是在开放的现代社会都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即使现代的社会文明程度已经空前发达,但是仍然不能摒弃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无为"可以更好地"有为,"柔顺"也可以变为进取向上。薛宝钗内敛含蓄、谦虚、无为不争的性格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正是由于这种性格,使得她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在现代都能受到人们的认可与赞叹。

参考文献:

曹雪芹《红楼梦》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

曹础基《庄子浅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