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楚歌:跨越先秦到汉代的慷慨愁歌,汉家天子引领,与楚辞有别

提起“楚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军在垓下被围困,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提起“楚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四面楚歌”这个成语。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军在垓下被围困,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羽、刘邦都是楚国人,历来被广为传诵的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和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都属于楚歌。

再往前看,先秦时期仍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楚歌作品,比如荆轲刺秦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比如孔子听小儿唱的《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到了汉代,由于汉室君臣多为楚人后裔,楚歌在汉代宫廷中、民间中广为流行。

楚歌与楚辞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汉王室抒情时不用帝国文学汉大赋,不用民间小调汉乐府,而是吟咏楚歌?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一、楚歌的含义及其与楚辞的区别

“楚辞”最早见于《史记•张汤传》,最初泛指楚地的歌词,汉代之后才被慢慢归纳成一种文类,专指战国末年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具有浓郁的楚国地域特色的诗歌,以及汉代以后文人模仿屈宋辞作的文体形式所写的作品。

因为《离骚》是楚辞中最伟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楚辞又往往被称为楚骚、骚、骚辞等。

楚辞显著的特征是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需要押韵,虽不配乐但“不歌而诵”,诵读时需要用特殊的声调,形式上介乎文字与音乐之间。

楚辞脱胎于楚地歌谣,但又摆脱了歌谣的形式,以自由的抒情、富丽的文辞、幽深的内涵,表现丰沛的思想和情感。

“楚歌”泛指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楚地歌曲,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也有所演变。

楚地是以江汉、沅湘为核心的长江地区,又称荆楚,这里自古就与中原文化非常不同。

楚歌早期与音乐密切结合,《九歌》中有伴乐演唱楚歌的壮观场面描写。

到了屈原宋玉的时代,楚歌与音乐渐渐分离。而到项羽的《该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时, 楚歌已完全脱离了音乐伴奏,演变为吟唱式的“ 徒歌” , 仅以击筑为节的方式伴奏。

在体式上,楚歌与整饬的四言句式的中原歌谣不同,句式字数长短不一,在句中或句尾多用语气助词“兮”。

因此,楚歌既包括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词 , 也包括不配乐但要用吟唱方式、以特殊节奏和声调朗读的“徒歌” 。

筑自宋代后失传,1993年马王堆出土“天下第一筑”二、楚歌在先秦的兴起、渊源

楚人操南音、歌南风,在语言和音乐上都充满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先秦时期,相传楚国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乐曲民歌被称为“南音”或“南风”。

据说早在传说中的“三皇”时代,“南音”、“南风”就已经出现了,《韩非子》《史记》都记载了舜唱《南风》之事。

夏朝大禹治水时,他未过门的妻子涂山氏之女在等候盼望他时,作了“南音”《候人歌》,这首上古原始的歌谣被认为是南音之始、中国最早的情歌。

相传《候人歌》被采诗的周公、召公听到,写进《诗经》中代表南方地区音乐歌诗的《周南》、《召南》这“二南”中,因此《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却没有楚风,唯有“二南”与楚歌有些关系。

许多学者认为《诗经·周南》中的《汉广》可能是楚国歌谣的远祖。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在屈原《楚辞》产生之前,原始的楚歌歌谣除了上文提到的《孺子歌》外,比较知名的还有《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相传《阳春》《白雪》是楚国的高雅音乐;《下里》《巴人》属于通俗歌曲,是来源于楚地巴人的民歌。但是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这些乐曲无论音乐还是歌词都全部佚失,无法一窥真容。

原始“南音”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九歌》《激楚》等知名的楚地歌曲。

楚人的民族意识强烈,重义轻生,好勇激昂,恋土怀乡,重巫近鬼,杂糅魔性和神性,又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发愤悲壮。

楚歌中弥漫着楚人所特有的气质,哀怨悲愁,慷慨激昂,战国时期许多江湖之士都爱好楚声,楚歌也形成了长歌当哭、悲壮哀怨的鲜明风格特色。

先秦楚歌的数量很少,而其判定标准至今也仍未明确统一。不过,根据文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均出现了民歌蓬勃发展的高潮。我们可以想像在曾经的遥远时代里,从王室贵族到民间乡野,到处有民歌的活跃,到处一片歌声。

而如今我们只能从为数不多的典籍碎片里依稀寻找出当时的情形。

三、楚歌在汉代的兴盛

《汉书·礼乐志》记载:“高祖乐楚声”,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楚汉之际,诗教已熄,民间多乐楚声。”

说明楚歌在汉代流传很广,盛极一时,既在民间流行,又被刘邦推行到宫中。

汉代宗室是楚人后裔,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楚歌是他们最熟悉的抒情方式,也是汉王室成员即兴抒怀的重要形式。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作《大风歌》时,一边击筑,一边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汉高祖还让擅长音律、熟悉楚声的唐山夫人作《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格韵高严,规模简古,属于祭祀的颂歌。

高祖过世后,戚夫人被吕后囚于永巷终日劳作时,曾作《舂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终招致杀身之祸。

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的汉武帝,在巡幸山西后土祠时作有《秋风辞》,在楚歌慷慨悲音外又多了些文人味道: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第一位嫁到乌孙的“和亲公主”刘细君曾在《悲愁歌》中发出感叹,和亲公主的思乡悲情和望归,读之令人心碎: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汉昭帝也曾作有《黄鹄歌》,通过描写黄鹄的弱小、力量微薄,来从侧面突出汉室强大。

从整体上看,汉代楚歌的特点是篇幅的短小、语言简朴、即兴抒情,情感特征是率真自然、激昂悲壮、慷慨愁绝。

随着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延续,汉室的地方观念逐渐淡化,到了六朝,楚歌已彻底告别地方性音乐的特征,成为一种楚歌体裁的诗。

四、楚歌对文学的影响

1.孕育了楚辞。

楚地的民歌、乐曲孕育了楚辞的诞生。不少楚歌,甚至许多“巫”师祭祀时的歌舞,经过加工、雅化后成为文人化的作品。比如,《九歌》原是汉族民间祭神的远古乐歌,经屈原润色而成为楚辞名篇。

楚歌可长可短的句子,句中具有“兮”字的句式,也影响了楚辞的体式,形成了典型的楚辞体句式,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不过,不论是楚歌还是楚辞,在汉代大一统的文化氛围中,楚声逐渐衰落,能用楚声吟唱或诵读楚歌、楚辞的人越来越少 , 到了六朝基本完全丧失了音乐性,成为一种体裁。

2.对五言诗形成的促进。

楚歌中有三言句式和四言句式的不同体式,从语言结构层面导致了五言诗的产生。

《诗经》的基本结构是四言句式,楚辞的基本结构是三言句式。有学者考证,汉代楚歌完成了《诗经》和楚辞在句式结构上的自由排列组合,将二者诗句句式进行重组,促进了五言诗在汉武帝时期的产生。

3.弘扬了中国诗歌的生命意识。

楚歌特有一种哀怨愁绝的意味,不管是《垓下歌》的慷慨悲壮,还是《大风歌》的古朴苍凉,抑或是李陵陷于胡虏时所作《别苏武歌》的字字血泪、乌孙公主《悲愁歌》的不幸绝望,都是将内心深处的情愁倾泄而出,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和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展现了情感表现的张扬与激昂。

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生命喟叹,至今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弘扬了生命精神与生命意义,也留给了中国文坛永恒的主题。

在先秦《诗经》、楚辞高潮结束之后,在五言诗崛起之前,楚歌在这段诗歌空档里繁荣发展,承上启下,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没有汉代楚歌的繁荣,也就没有后来中国诗歌的发展。

汉代之后,随着汉赋、乐府、五言、七言诗的发展,楚歌的创作高潮逐渐减退。但后世仍有不少文人以楚歌体创作,表达他们的哀怨愁绝,从曹植的《七启歌》到嵇康的《琴歌》,从谢灵运的《鞠歌行》到卢照邻的《明月引》,从唐宋到明清,再到今人于右任、启功,楚歌始终发出愁思郁结之音,彰显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