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刘备借东西不还,诸葛亮借东西喜装神弄鬼,曹操借东西想还还不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这个智慧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是说这书能够教人智慧,另一方面是说这书写得充满智慧。随便从《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

这个智慧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是说这书能够教人智慧,另一方面是说这书写得充满智慧。

随便从《三国演义》里拈出一个字,比如说“借”字,就可以看出作者如何充满智慧地刻画人物形象。

刘备、诸葛亮、曹操都喜欢一个“借”,人物个性不同,借的方式也不相同,一个“借”字却又惟妙惟肖地把人物嘴脸刻画出来,令人啧啧称赞。

刘备之借当然是借荆州了。

荆湘九郡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孙权、刘备都觊觎这块战略要地。

这块地也是数易其主。先是刘表占据,但是刘表这个人曹操说他是“守户之犬”,后来事情发展的结果也果真如曹操所说,他不能选 贤任能,任由蔡瑁胡作非为,最后撒手人寰,刘琮把荆州献给了曹操。

当然曹操的目的不止是荆州,而孙权的江东。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是曹操写给孙权的一封信,短短30个字却充满了杀气。要不是孙权、周瑜、黄盖、程谱等一批远见卓识之士,孙权有可能就投降了。

孙权最后决定联蜀抗曹,以5万之众打败了曹操20万人马,也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

孙权战败之后,最大的胜利果实就是从曹操手里夺回了荆湘九郡。可是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之下,抢先一步,摘取了胜利果实,把荆湘九郡据为己有。

孙权不让,于是由鲁肃作保人,把荆州权且借给了刘备。

刘备借下荆州之后就赖着不还了。所以民间有一句谚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诸葛亮之借要数借东风最为精彩。

吴蜀准备联手搞曹,诸葛亮作为刘备特使到江东军营。

诸葛亮临走之时,就嘱咐赵云在某月某日驾一扁舟停在江边某处。

阚泽送了诈降书,黄盖挨了苦肉计,一切准备停当,周瑜一天去检阅军队,一阵风来,旗角扫到周瑜,周瑜当时口吐鲜血,倒地不省人事。

周瑜被军校抬到中军帐中。

诸葛亮前来探病,开出药方,只有16个字: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后孔明开始吹嘘:“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

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

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

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

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

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古孔明作法。

其实这都是孔明玩得障眼法,只是为自己逃跑而搞得装神弄鬼。

不过说真的,在那个年代没有气象卫星,孔明任借着长江边生活经验,就能够预测到长江边有东南风,这份观察力的确令人佩服。

曹操也喜欢向人借东西,不过曹操是个狠角色,他要么不借,一借就借人人头。人头被砍下来了,曹操就是想还回去,别人也活不了了。

曹操征讨袁术,曹操缺粮。

当时管粮的是任峻部下仓官王垕,请示曹操怎么办。

曹操叫他以小斛发给士兵。王垕说:“这样做,军队会怨。”

曹操说:“你就这样办,我自有良策。”

王垕按曹操意图办,果然部队怨声载道。

此时,曹操密召王垕,借王垕头以安定军心,让王垕做了替罪羊。

“借”这个词最能反映世俗人情。现代人最喜“借”的就是钱!

可“借钱”这个东西首先要学诸葛亮的装神弄鬼,巧借各种花招,然后把钱借到手。借到手之后就学刘备了,想赖着不还。被追急了,于是就学曹操,虽然不能像曹操那般狠,要了你的命,但是删了你的微信,拉黑你的电话,从此像从人间蒸发,再也找不到了,这也点和曹操做法颇有点相似。

所以说,现代人兼具刘备的无赖、诸葛亮的狡猾、曹操的凶狠于一体。这估计都是看《三国演义》学来的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