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为何这本书会被藏在佛像肚子里,经过研究,发现唐朝秘密

从古至今,古代学者们留下了众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不少重要的人文资料也都遗留至现代,同样也有很多著作因时间久远而失传。在明代

从古至今,古代学者们留下了众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不少重要的人文资料也都遗留至现代,同样也有很多著作因时间久远而失传。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位道士曾经在佛像腹中发现了一本“秘籍”,而当他阅读书中的内容后,却因此而大吃一惊,继而揭开了唐朝的一个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万历44年(公元1616年),在安徽省歙县有一座庙宇,该庙宇说来有些奇怪,他虽然外观形似一座道观,却供奉着佛家的塑像。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尽管远近乡民都前来供奉参拜,却没有人知道这一奇怪现象的缘由。

庙宇中的道长名叫程明善,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学者,甚至在平日里还研究一些天文地理等学问。鉴于来道观中参拜的信徒很多,程明善也攒下了不少恩施,于是他便想着将道观中的佛像再次装裱一番。

正是这个决定,让程明善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在对佛像进行装金时,他偶然发现佛像腹部是空心的。经过仔细的寻找,程明善果然找到了一处很隐蔽的洞口,他下意识便向佛像内部掏去,竟然从中找出了一本书。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程明善富有学识并精通天文地理,他对这本书进行了反复的研读,发现该书名为《开元占经》,是一部唐代时期的著作。至于《开元占经》的内容,程明善更是有所了解,原来该书是一本天文学典籍,作者是印度天文学家瞿昙悉达,

为了能够更准确的了解书中内容,程明善开始翻阅古今著作,企图找到一些关于《开元占经》的蛛丝马迹。不过非常遗憾,他只能从唐代几本典籍中找到寥寥数语,在宋代及其之后的史书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关于该书的记载。至此程明善才了解到,原来《开元占经》早已经在唐代之后失传,即使是距离较近的宋代,都难以窥其全貌。

为何《开元占经》会失传呢?问题非常简单,因为他本身就是一本禁书。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都十分迷信,在皇帝的眼中,自己是天之骄子,掌管万民全靠天的授意。《开元占经》是一本专门研究天象的书籍,也就是说,如果这本书落到了某些人的手中,就很有可能窥测到“天象”,继而逆天改命,威胁到皇帝的宝座。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唐代皇帝才会对《开元占经》抱着敌视的态度,并且禁止民间百姓阅读此类书籍,以防止李唐天下神器更易。

不过事与愿违,李唐皇帝的禁令并没有完全贯彻下去,毕竟这是一本宝贵的典籍,总有些人不忍将其彻底上交销毁,故此只能将其藏匿起来。从理论上讲,想要藏匿一本不起眼的书籍,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藏书者藏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书永远流传下去,故此藏书之人会选择将书籍藏在最稳妥的地方。

这本书被藏在佛像之中是有道理的,首先,佛像内部几乎属于“真空”,只要将入口完全封死,蛇虫鼠蚁是根本进不去的。不仅如此,佛像是人们内心中的圣物,如果不遇到刀兵四起的特殊情况,是绝对不会被擅动或销毁的,由此来看,将书藏在佛腹之中,绝对是最保险的一种方式。

既然《开元占经》记载的内容都是天文内容,并且还曾经被程明善公开刊印发行,它对现代天文学是否具有重要的意义呢?答案不明自喻,确实有一部分作用,但也只是一部分,因为古代天文学与现代天文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注重寻找王朝更替的规律,属于迷信范畴,而后者更倾向于研究自然现象,归于科学门类,所以二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

即便如此,《开元占经》的重现人间,完全是一件好事,毕竟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总结,更代表着文明的生生不息,薪火相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