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原创 不动声色而匈奴分裂,汉宣帝如何解决这个秦皇汉武都面临的问题

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文明之间数千年来交锋不断,早在周朝就有了征伐猃狁的记载,后来诸如“猃狁孔棘”之类的话也曾经多次

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文明之间数千年来交锋不断,早在周朝就有了征伐猃狁的记载,后来诸如“猃狁孔棘”之类的话也曾经多次出现,也因此我国才建立了长城。到了秦始皇时代,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秦朝灭亡的时候正是匈奴壮大的时代,刘邦企图解决这个问题却被困在白登。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连对匈奴用兵四十余载让漠南无王庭,可是没有彻底将匈奴问题解决。但是到了他的曾孙汉宣帝的时代,这个问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汉武帝雕塑

征和四年(前89年),匈奴狐鹿姑单于仗着全歼汉朝贰师军团七万将士,生擒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威,写了封傲慢的信给汉武帝,声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并要求汉王朝向匈奴提供比以往更多的财物以换取继续和亲。

这封信让汉武帝大彻大悟,穷兵黩武不仅给不了一个民族永远的自信,甚至连皇帝自己的颜面都保不住。

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已是垂暮之年,而其治下的汉王朝接近崩溃的边缘,天灾人祸导致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不得已,汉武帝只得漠视匈奴的挑衅,颁布《罪己诏》,下令停止一切劳民伤财的政令,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虽然由于汉武帝晚年的战略用人失当,匈奴也曾在几次大战里狠咬汉军几口,甚至连汉武帝的大舅子李广利也被抓了俘虏。但汉匈双方的强弱态势非但没有扭转,反而进一步拉大。汉武帝死后的几年里,匈奴对汉朝发起的多次侵扰反扑,不但根本啃不动汉军的边塞堡垒,而且只要被汉军逮住,就是迎头暴打。最典型的就是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两万匈奴兵入寇,反而一头扎进汉军口袋,九千多人被杀,带兵的瓯脱王都被抓了俘虏。

此时的汉朝边境上稳固的预警体系已经建成,外加数量充足的机动骑兵军团,只要匈奴人敢来,就是一脚踩进坑里,有来无回是常事。

所以,在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登基时,他面对的不再是当年汉武帝登基初时,那个雄霸草原的凶残匈奴,而是一个内乱不休,乖乖冲着汉朝夹起尾巴的“老实”匈奴。解决匈奴问题的战略主动权,已经牢牢在手。

汉宣帝论道

这时的匈奴各方互相争斗,而各方为了自己的稳固,都主动向汉朝示好,这让汉宣帝看到了解决匈奴问题的希望。宣帝于本始二年(前72年)联合乌孙大破匈奴,而后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称臣。第二年(前71年)冬,匈奴再袭乌孙,遇大雪,生还者不及十分之一,再加乌孙、乌桓与丁令的乘势攻击,国人亡十分之三,畜亡十分之五,国力大为削弱。不久,汉军三千骑击匈奴,都能捕得几千匈奴人而还,匈奴亦不敢报复,而且更向往与汉和不是战了。

甘露三年(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往帝都长安,赞谒称臣做北藩,“匈奴款塞、单于来朝”成为宣帝朝的一大盛事。

单于朝礼完毕之后,汉朝派使者引导单于先行,住在长平。宣帝从甘泉宫到了池阳宫,登上长平山坡,诏令单于不要来拜谒,而左、右当户那些大臣都被允许列队参见,还有各蛮夷部落的首领王侯有几万人,都在渭桥下夹道排列,迎接宣帝。宣帝登上渭桥,人们都山呼万岁。

为了彻底牵制匈奴,刘询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历来西域是汉匈争夺的第二战场,此时汉强匈弱,匈奴眼睁睁看着刘询把西域做为攻击匈奴的缓冲之地,并无实力与之争锋。西域都护的设置,不仅是汉王朝,更是华夏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从此之后,汉匈相斗七十余年,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尽归汉朝版图,张骞之始,郑吉之终,汉武之愿,汉宣实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