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秦王战”秦王“:大唐建国之初的关键一战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接受杨侑的“禅让”,在太极殿登基称帝,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将大兴改名为长安,定为唐都,不久,又立李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接受杨侑的“禅让”,在太极殿登基称帝,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将大兴改名为长安,定为唐都,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其实,彼时天下未定,各路诸侯正山头林立,而李渊在长安登基称帝之后,庆典的钟磬还余音未歇,便要开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面对一支来自西北的强敌——薛举薛仁杲父子。

这是一对和李渊父子一样颇富政治野心的乱世枭雄。几乎和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同时,身为金城府(今甘肃兰州)校尉的薛举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啸聚起一支割据一方的力量。眼见隋王朝摇摇欲坠,薛举和他的儿子薛仁杲联合策动金城县令郝瑗发动叛乱,收编了当地起义军首领宗罗睺、羌人钟利俗等人,召集起一支约十余万人的军队,几个月内便连克数郡,占据了今天的甘肃大部及青海的一部分,这些地方盛产战马,兵士又多精通骑术,一时间,成为又一支凶悍的"突厥",随着势力不断扩大,薛举最终振臂一呼,宣告称帝,国号为"秦",自称"西秦霸王"。跃马扬鞭的"西秦霸王"相信,自己会功追秦始皇,成为隋末大地上笑到最后的人,而他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拿下李渊刚刚占领的长安——这座自古以来的帝王之州。

很快,"西秦霸王"之子薛仁杲和唐帝李渊之子秦王李世民交兵于距长安仅三百多里的扶风。两面帅旗,都是一个"秦"字,两个政权,都是刚刚建立,扶风一战,注定你死我活。和沉稳老成的李世民相比,薛仁杲脾气暴燥,因此虽在军中以力大擅射号称"万人敌",但由于一路劳师远征,心急气傲,被李世民杀得大败,铩羽而归,而李世民虽与这支来自陇西的势力初战告捷,也不敢穷追猛打,赶紧班师回到了长安。

但薛举父子南下牧马的念头却并未就此熄灭。在养精蓄锐一段时间之后,薛举再次率军出征,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方向进发。李渊得到战报,马上派出李世民前往御敌。而历史在这时和刚刚肇兴的李唐政权开了一个小玩笑,就在李世民率部赶赴高墌,正厉兵秣马之际,这个军中少帅却因水土不服,突然病倒了,无奈之下,李世民召来自己的亲随刘文静、殷开山,特意叮嘱二人,不可轻易与薛举对阵,薛举劳师远征,必定补给不足,只需以逸待劳,定能取胜。可是刘文静、殷开山二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将队伍拉到了高墌附近的浅水原上,只望速战速决,一举全歼薛举的大军。

然而,这样一来,正中了薛举的下怀,他派出一支精锐快马,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了唐军的后方,发动起猛攻。薛举的骑兵凶悍骁勇,战马又健硕善奔,一时间,将唐军冲得七零八落,四散溃逃,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战死,刘弘基被俘,李世民被迫率残部连夜逃回长安。

浅水原一役,唐军折损大半,站在由数万具死尸堆积成的高高的"小山"上,薛举拈须长笑,他吩咐手下,立即整顿兵马,乘胜出击,意图直捣长安,灭掉李唐。在这位"西秦霸王"眼里,夺取长安只在呼吸之间,攻克长安,则霸业可成。

而人算不如天算,薛举的马鞭刚刚举起,突然暴病而亡,李渊由此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喘息之机。利用这个间隙,李渊抓紧整饬兵马,大修战具,在这位新君看来,"西秦"的哀乐只是进击的前奏,刚刚即位的薛举之子薛仁杲亡唐之心不死,他虎视眈眈的目光从来就没有移开。

果然,就在武德元年(618)中秋,薛仁杲兵锋再起。这一次他更加来势汹汹,先是攻下了秦州,继而又克泾州、宜禄,当他再次来到高墌,面对的却是一片深沟高垒。在薛举病死之后,薛仁杲曾被迫撤兵,唐军抓紧机会,重新收复了高墌一带,而随着战事告急,这里再次成为两个政权的较量之地。受李渊之命率军赶来的李世民一到高墌,就准备和薛仁杲打一场持久战,他命军士深挖壕沟,加高城池,面对秦军的叫阵,他严令麾下将士坚守不出,等待战机。

在两军僵持近两个月后,秦军最初那股锐不可挡的士气开始渐渐委顿下来,看到此景,李世民果断拨给行军总管梁实一哨人马开赴浅水原,在那里,他命梁实挑战秦军是虚,坚守不出是实,擅打野战的秦将宗罗睺等人本心以为可以再次上演不久前的浅水原好戏,没想到梁实却是一碰即退,数次叫阵下来,秦兵不仅未占到任何便宜,反而弄得人困马乏,粮草不济。眼见时机已到,李世民率几十名精骑迅速由高墌杀出,与驻扎在浅水原的梁实一起形成犄角之势,围猎秦军,一时间,"表里奋击,呼声动地",秦军历经数月奔袭,早已疲惫不堪,加之唐军两面夹攻,当即士气全无,溃不成军,主将宗罗睺仓惶败逃折墌城,李世民则是究追不舍,率大军直压城下。

而彼时,困守折墌城的薛仁杲早无半点反击之力,这个残忍好杀的北方枭雄在首战浅水原获胜之后,曾将唐军战俘割舌枭首,对待自己的手下同样阴狠暴戾,眼见秦军失势,兵士们纷纷倒戈。当整座城池被李世民的部众围得水泄不通,他只有自缚而出,拱手投降,一个刚刚建立的陇西政权在历经两次浅水原之战后,最终化成一阵历史的轻飔,掠过离离原上草,无痕无声。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

这首《经破薛举战地》,是李世民坐拥天下故地重游,有感而发,彼时的浅水原,早已不见了刀光剑影,被俘的薛仁杲押回长安不久,即被李渊斩首示众。但浅水原显然再也走不出李世民的记忆,有史家认为将浅水原首战失利归罪刘文静、殷开山存在颇多可疑之处,这很有可能是李世民对自己戎马生涯中少有的一次败绩的刻意掩饰,但在同样的地点,与同样的对手扳回一局之后,李世民绝对应该骄傲一生,因为,正是这有力的一扳,奠定了他在父皇李渊心中的地位,平添了自己的政治本钱,也为日后在中原的继续逐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战术范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