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唐诗绝句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

绝句与律诗比较,它缺少律诗起承转合的舒展与从容,以及适当的层折变化。它的特点是凝炼、简洁、明快。如果我们把绝句比作一把锋

绝句与律诗比较,它缺少律诗起承转合的舒展与从容,以及适当的层折变化。它的特点是凝炼、简洁、明快。如果我们把绝句比作一把锋利的剪子,绝句的前后两联则分别是剪子的各一边,这两片快捷的剪刀片配合起来,只须一开一合,就可将一段情事、一段经历齐刷刷地剪下来。所以,绝句要求的是首句或首联直截了当,不埋伏笔,不事铺衍,下笔即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或直接进入情境;而结句(或后一联则要求快刀利刃,直取诗心,将一段经历,一段情事齐刷刷地了结,干净利落。绝句这种二分式的一开一合、简洁明快的特性是与它的民歌出身分不开的。民歌由于是老百姓自发地口头吟出,且又经口头流传,它自然就追求凝炼短小,易记易诵。另外,民歌抒发情感一般不事铺衍或只稍事铺衍,不追求曲折、细腻。

诗歌以景抒情

更不似一般文人创作那样进行雕琢、藻饰。因此,这种四句一首、一开一合、简洁明快的形式十分适合民间歌谣的创作与流传。其次,这种四句一首的形式,除了其一开一合、简洁明快的特点外,高度的对称稳定亦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它两句为一个结构单位,然后两两相对,形成一个十分对称稳定的统一体。如下面所录《玉台新咏》中的两首古绝句: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

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其一)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其二)

莲花

从这二首古绝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句的对称稳定还不单是音节和外形的对称稳定,它同时也是内容表现上的对称稳定。当然,内容表现上的对称稳定与音节、形式的对称稳定有紧密的关系。如上面第一首,前二句写菟丝,在诗中实际上构成比喻的喻体和对比的一方,后二句就在这个喻体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情感的本体,同时这个本体又与前面的喻体形成对比。全诗就这样一开一合,简洁明快地完成了诗情的表达,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表现上都给人以高度稳定、对称之感。第二首亦如此,前二句以景物渲染愁绪,以江水起兴且作为对比,下二句一个转折,写不用通音信,就让莲花玳瑁簪去表达我的爱情。

以景抒情

全诗前二句作为铺垫和起兴,后二句一个转折,以一种直述的形式简洁明快地完成了诗情的表达,形式、内容表现也都是高度地对称稳定。值得提出的是,南北朝及以后的民歌,四句一首的越来越多,且相当多的部分采用了更有利于对称稳定的比兴体、对比体等形式。唐人的绝句,就是在南北朝这种四句体的民歌及文人仿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虽然经过律化,字词的锤炼更为精致,艺术技巧也更为丰富,但民歌风的一开一合的简洁明快,以及高度的对称稳定仍是绝句的根本特性,如下面二首五言绝: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李白绘图

第一首是杜甫凭吊诸葛亮遗迹所写的诗,前二句“开”,以简要而高度概括的语言赞美诸葛亮的功绩;后二句“合”,以江流不舍日夜,但江中之石仍亘古不动来暗示时间的流逝仍冲不掉人们对诸葛亮伟业不遂的遗憾之情。全诗没有铺垫与婉曲,“开”直接了当,“合”干净利落,一开一合之间,就把赞美与凭吊之情表现得十分清楚而深沉动人;而且,开与合又自然形成互相对比和映衬的两个部分,前二句赞其功绩,后二句言其不幸与诗人的惋惜之情,给人以高度的对称稳定之感下面,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杜甫的另一首凭吊诸葛亮的七律,或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绝句的特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痛惜的情感意境

这首诗表现的情感与上一首《八阵图》几乎一样,但在这首律诗里,诗人却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对这种凭吊之情作了更多的铺垫、展开与渲染,不似绝句那样一开一合的简洁明快:首联点题,交代缘起,同时以“锦官城外柏森森”点明地点及环境,暗寓庄严肃穆之情;次联“承”,以“碧草”、“黄鹂”,且用“自”、“空”来展开诗人的凭吊、惋惜之情;第三联“转”,在以上凭吊的基础上,赞美诸葛亮的功绩、才能与忠心,这一“转”,转出了深度、转出了一片新的情感世界,转出了情感的一个新的层折;尾联“合”,在以上凭吊、赞美的基础上,再一次表现诗人的无比痛惜之情,这样与前面照应,并适时地结束全诗主题的表达。

痛惜的情感意境

从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首题材、情感几乎完全相同的诗,在律诗表现为起承转合的舒展从容,在绝句表现为一开一合的简洁明快,这种区别正是由律、绝本身的体制不同所决定的。李白的《夜宿山寺》是一首表现楼之高峻,从而突出山寺的高绝不凡的诗。前二句直截了当,以“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来表现楼的高峻无比;后二句是一个递进,在前二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夸张表现了“高峻”这一主旨。这首诗虽不是比兴体、对比体,但其双叠的形式,也有着一开一合的简捷利落,也是高度对称稳定的。李白写有很多表现山高楼峻的诗,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庐山谣》等,但像这样快刀利剑,一开一合之间就完成全诗主旨的确乎只有绝句才能做到。五言绝如此,七言绝也不例外,如下面“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两首七绝:

(《出塞二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这两首七绝都具有一开一合、简洁明快、对称稳定的特点。第一首前二句以广阔渺远的时空表现边塞战争的荒凉与悲壮,是“开”,这一“开”就将我们带入了极广阔的边塞境界和其氛围之中;后两句“合”,通过龙城飞将的典故,以表现诗人昂扬豪迈的胸怀,及对边境安宁的渴望。这样几乎不经意的一开一合,就完成了对这一边塞主题的表现,简洁明快,稳定对称。第二首更是常见的一铺一递的二分组合形式。

塞外风光

前二句以景物渲染、铺垫愁绪,属“开”,后两句在前面景物渲染的基础上,直接、也是进一步地表现失宠孤栖的悲哀。这样一铺一递,一开一合,简洁明快地完成了诗情的表达,且同样是高度地稳定对称。当然,古绝到了唐以后,其艺术技巧比以前更加高超,这主要表现在其概括、凝炼的程度更高,更讲究字词的锤炼,更讲究形象的美及呈现性,铺垫、对比、层叠、转折等开合的方法也更趋多样,但是我以为,古绝的一开一合的简洁明快的笔法和组合方式,其稳定对称的基本式样仍是唐绝句最根本的特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