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张彦远与赵孟頫的艺术理论:浅论书画相通与文人画渊源

最近有朋友问我,经常有人说书画是相通的,但是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相通,主要表现的形式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道理呢?对们艺术创作有

最近有朋友问我,经常有人说书画是相通的,但是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相通,主要表现的形式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道理呢?对们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其实,自古以来这个说法就存在。书法和绘画在某些方面确实是相通的,唐代的张彦远在它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曾经提出了这个观点,后来元代的赵孟頫也提出了这个观念,他把这个观念也归结为书画同法,张彦远认为,书画同源,一个同源,一个同法师,虽然是不一样的概念,但是它们基本上在思路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书画的法度和规则是一定的,书法和绘画在用笔,结构以及章法布局方面与绘画上的墨色变化,构图,线条等方面有着相似性和联系性。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于绘画的规律和历史做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描述了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他将谢赫的六法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强调了气韵和骨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笔不周而意周的概念 作画贵于得意的主张,在阐释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画法的笔法风格时,又指出了古代绘画中存在的疏密二体的发展线路和唐以来师资南北的传授系统,这实际上完全是以绘画中的线条风格来区分一个书法家和绘画家的艺术特色,从这一点上来说,张彦远是深刻相信书画同源的,否则他也不会用笔法和线条这一个书法的基本要素来作为画家分门别派的一个重要标准。

赵孟頫书画有很深的功力,绘画上取法唐代、北宋,工笔、写意、水墨无所不能,在绘画上,他主张,要有古人的意蕴和书画同法的理论。他追求古人的韵味并不是指前代人观察概括,表现生活的方法,而是指其笔墨风格的艺术趣味,他认为,宋代的人物画不如唐代的人物画,而我们要想学到唐人的精髓,就一定要摆脱宋人的影响,因此,他所反对和贬低的是南宋画院和民间职业画家的毛病,这种师法古人的主张,对南宋以来流行的某些表面上追求工整艳丽的效果的绘画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实际上,赵孟頫在这里提倡的就是文人画的艺术标准,他在提倡文人化的艺术标准的同时,不自觉的将书法中所要求的法度规范以及书法的因素掺杂在了其中,赵孟頫的书画用笔同法理论,就是以书法入画的文人画的一大特征,他在《秀石疏林图》中作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追求笔墨的形式美感,借鉴书法用笔,以丰富绘画的表现方法,对加强塑造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他的这一个主张与后世脱离形象,而单纯追求笔墨趣味有所不同。

因此,作为文人的基本书写能力的书法被运用到了绘画过程中,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文人画,这是书法和绘画相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讨论,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

【本文作者松风阁书法日讲授权维权骑士士值品牌馆】分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