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长江广陵潮消失之谜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秦汉时期,长江上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名胜奇观,其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使无数骚人墨客荡气回肠,也留下许多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秦汉时期,长江上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名胜奇观,其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使无数骚人墨客荡气回肠,也留下许多传世的文字诗篇。

我国历史上最早描写大潮的,可追溯到2200年前西汉大文学家枚乘的《七发》:“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至江北,激赤岸,尤为迅猛。”说涨潮之时“状如奔马”、“声如雷鼓”、“遇者死,当者坏”,其中描写到“广陵之曲江潮”,这里的“曲江”即指古代扬州一带的长江。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里也写道:“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潮。”但以李白的豪放性格,只留下如此平淡的一句“便睹广陵潮”,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因此有学者认为,李白当时在扬州看到的只是逐渐消失的广陵潮的余波,当时的广陵潮已是强驽之末了。

从李白以后,关于广陵潮的文字记述越来越少,曾经铺天盖地的广陵潮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了。唐代诗人李绅《入扬州郭》前面的小引写道:“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大历已后,潮信不通。”说明在李绅时代已没有广陵潮了,但老百姓还可以指出潮痕,看来,广陵潮消失时间距当时并不太久。现在学者一般认为,广陵潮完全消失是在唐大历年间,即公元766年到779年之间。

现代学者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认为,潮涌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涌的形成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2000多年前,当时扬州的长江段也和现在的钱塘江一样,有着生成大潮的地理条件。古代扬州的地理位置却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几千年前,扬州位于长江和大海的交汇处,海潮上溯到此处,江的宽度和深度都向上游急骤减小,成为漏斗状,能量与水量聚集,水体急速上涨,于是形成奔腾澎湃的潮涌。西汉枚乘的《七发》约写于公元前二世纪中叶,正是广陵潮全盛之时,也是扬子江地形最适合潮涌发育形成的时期。

后来,由于长江挟带泥沙在入海口日益淤积等原因,海岸线不断向海洋延伸,长江入海口日渐东移,扬州的地理位置逐渐远离出海口,形成潮涌的条件越来越弱,到了唐代,广陵潮就逐渐消声匿迹了。历史上,我国沿海最有名的大潮有3个,按照时间顺序先后为:山东青州潮、江苏广陵潮、浙江钱塘潮。大潮最先出现在北方,而后逐渐南移,这种分布也是自然地理的因素在起作用。山东青州潮、江苏广陵潮已先后消失,今天仍很兴盛的浙江钱塘潮,比长江广陵潮出现的时间晚一些。随着大自然的沧桑变化,钱塘潮也在不断迁移着“驻地”。唐宋人可在杭州看钱塘潮,明代则需到海宁的盐官镇看潮,今日又要到盐官镇东10余公里的八堡才能看到最壮观的钱塘潮。

(摘自《扬子晚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