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苏轼绝美的一首词,让我们学会追求生命的真相,归隐自己的内心

原标题:苏轼绝美的一首词,让我们学会追求生命的真相,归隐自己的内心通常,人们把隐逸理解成消极出世的行为。其实正好相反,现

原标题:苏轼绝美的一首词,让我们学会追求生命的真相,归隐自己的内心

通常,人们把隐逸理解成消极出世的行为。其实正好相反,现实中我们无法脱离世俗生活,也不可能羽化成仙,不食人间烟火。因为热爱,所以我们追求生命的真相,归隐自己的内心。面对喧嚣的外部世界,如何去做才能永远保有质朴宁静的心,这才是关键。这样,诗、书、画成为我们最后退守的心灵家园。

恰如苏子在这首词中所说: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尘杂滤尽,夜气清新,清风徐来,朗月当空,此般良辰美景,苏轼本该“举杯邀明月”,“起舞弄清影”,可是面对如此佳境,他无半点浪漫情致。这是由于政治纷争的困绕,他的心情异常的低落和苦闷,把酒望月,不由得悲从中来,使得他对功名和人生也开始了无限的遐想和严肃的思考。

对夜,我是情有独钟的,当白天的一切浮华和喧嚣都归于平静时,人们可以在静静的夜色思考着一切,回到本真的自我,我想苏轼也是如此。

当遭受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在静谧的夜色中,苏轼对自己一直都热衷的功名也开始质疑。他曾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他是在喟叹人生如梦,年华易逝。而在这首词中他也说:“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的确,人生苦短,稍纵即逝,何苦劳神追名逐利。其实,一切皆虚无,放弃功名,做回本我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一切功名皆粪土,实在活着已足够的。

既然人生如此的虚无和短暂,那不如追求实在的享乐来排遣这种痛苦。于是苏轼就“且陶陶,乐尽天真”,在本真中忘掉尘世的烦恼。但是他认为这还不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他要寻求归隐,这样他就可以和这个浊世彻底地脱离了,从此他就“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尽享人生的无限乐趣,那该是人间何等浪漫而有诗意的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