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生命之“轻”与生命之“重”:从自杀行为看古今生命观的反转

看过《琅琊榜》的人,一定会对作为反派人物的夏江反复强调的一句台词记忆犹新:“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命(活着)才是最

看过《琅琊榜》的人,一定会对作为反派人物的夏江反复强调的一句台词记忆犹新:“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一句极富“现代感”的台词,与大现代多数人的生命观是一致的。然而近年来,各种与“自杀”相关的新闻报道不时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和视觉神经,自杀的方式也因为越来越夸张而受到民众的议论。那些人选择自杀的原因,往往令生者感到不值,比如感情受挫,比如生活或工作或学习上压力大,等等。

夏江剧照

作为旁观者,人们大多是以惋惜的态度反向加强自己的一个观念——也是现代人最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之一,那就是,一定要好好活着;另有少数人,则抱怨和谴责往生者对生命的轻率,对自己和家人的严重不负责。两千多年来始终受人尊敬的那些“自杀者”们

其实,自杀现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生命行为,它以最直接的方式唱响了个体生命的挽歌。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自杀”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却往往大相径庭。比如在呈现我国春秋时期历史状况的重要典籍《左传》中,就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自杀事件,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

1. 临终受命的肱股之臣:荀息

荀息是晋献公安辅佐太子奚齐的大臣。奚齐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太子,晋献公也知道这一点。晋献公临终前问荀息,我把(奚齐)这个孤儿托付给你,怎么样?荀息说,我竭我所能,再加上忠贞。成功了,是您在天之灵护佑;失败了,我就去死。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左传·僖公九年》

后来,奚齐果然被支持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的大臣杀了。荀息准备自杀时,有人劝他扶持另一位公子,如果成功,也算对得起晋献公了。荀息扶持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卓,但仍然失败了,荀息就自杀了。

晋献公托孤 剧照

其实,大臣在杀奚齐之前,曾经劝过荀息改变主意,但被他拒绝了。在荀息看来,他对先君的承诺,远比他的躯体重要的多。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 ——《左传·僖公九年》

荀息之自杀,为的是实践自己对先君晋献公的承诺。

2. 撞槐而死的刺客:钼麑[mù ní]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做了很多有失为君之道的事,国中大臣赵盾直言劝谏,结果被晋灵公怀恨在心,派杀手钼麑除掉赵盾。钼麑凌晨到达赵盾家准备下手,却看见赵盾家房门大开——赵盾已经起床,恭敬地穿好朝服等待上朝了。因为时间太早,就在那坐着打盹。眼前的情景使钼麑大为吃惊。

钼麑撞槐

他退出来感慨道,不忘记恭敬,是人民之主啊!杀人民之主,是对国不忠;但如果不执行君上的命令,又是对国君失信。两件事有了任何一件,都不如死去。于是撞在一棵槐树上自杀了。“晋灵公不君……公患之(赵盾),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左传·宣公二年》

钼麑撞槐,为的是保全自己的对国之“忠”和对君之“信”。

3. 孝顺至死的太子申生

这是一个后妈为了一己私欲而陷害嫡长子的故事。和西周末年的褒姒相仿,晋献公的宠妾骊姬,为了帮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在晋献公面前假装害怕地诬告原来的太子神圣申生,说他用毒肉祭祀先祖,图谋不轨。晋献公盛怒之下罢免了申生的太子之位。与回到外公家组织反击的宜臼不同的是,申生没有向父亲喊冤,仓皇逃至自己的封地,然后就自杀了。

太子申生剧照

有人替他抱不平,曾问他为什么不向晋献公解释。申生的理由是,父亲已经那么老了,我不忍心看骊姬不在他身边照顾时,他那吃不好睡不好的样子。而且我已经背上了毒杀父亲的罪名,无论逃到哪里也没人敢收留。

“‘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

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左传·僖公四年》

申生自杀,为的是年迈的父亲的善食安寝。

此外,还有几个人虽然没有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都为了某种信念视死如归,因而殒命。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与自杀无异。

首先是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大乱,子路明知自己的主人孔悝已经难以营救了,但他还是谨守自己作为孔悝家臣的责任,不顾众人阻拦,锲而不舍地闯入卫国都城,去挑战挟持了孔悝的蒯聩。子路激怒蒯聩,被蒯聩派的两个力士围杀。临死前,子路还整理好衣冠,“君子死而冠不免”,讽刺蒯聩不知礼,气得蒯聩下令将子路剁成肉泥。

影视剧中的子路形象

孔子一听说子路往卫国去,就断言这个弟子活不成了。他太了解子路了。子路赴死,为得是坚守为人家臣的责任。

其次,是流传至今,被制作成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脍炙人口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83年),晋国内讧,晋大夫屠岸贾一连诛杀了赵家四口主要男丁及其家人,赵朔的夫人因为是晋成公的姐姐,而且有孕在身,侥幸逃过一劫。公孙忤臼和程婴都是赵家的家臣,二人认为,如果赵朔的夫人省下男婴,那么抚养这个孤儿长大成人,为家族报仇,比立刻随主人赴死要难得多。公孙忤臼对程婴说,简单的我来做,难的留给你吧!

电影《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剧照

在得知赵朔的夫人真的生了个男婴后,公孙忤臼找了个差不多大的孩子骗过了屠岸贾,和假“孤儿”一起死在了屠岸贾刀下。程婴则悉心保护和培养真正的赵氏孤儿。待这个叫赵武的孤儿长大,集结旧有的势力成功地报了灭族之仇后,程婴告诉赵武,他要去死了,不然公孙忤臼会以为他到现在还没把事办成!然后就真的自杀了。“(程婴)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後。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史记·赵世家》

在这场“下宫之难”中,为保全小婴儿而自杀的人极多。甚至对于程婴和公孙忤臼而言,死相对来说是比或者更容易的事。他们的死,与前文子路之死,都是为责任的坚守。这些人的自杀行为,为何受人敬重?

我国的史籍中关于自杀的事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介绍。通过对彼时人们自杀的动机的考察,我们不难看到他们的共同点,即,他们无一不是因为坚守自己所奉行的某种信念而选择自杀的,也无一是因为外力逼迫或觉得“活不下去”了而被迫选择消极遁世的。

无论是为了兑现对晋献公的承诺的大臣荀息,为避免落入“不忠”或“不信”窠臼的钼麑,还是为父亲安康而选择自杀的太子申生,以及为了始终坚守为人责任而视死如归的子路、公孙忤臼和程婴,他们对于死,显然比现代人对于死要掌握了更为深刻的主动权。

十九世纪末,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他的著作《自杀论》当中,将自杀行为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自我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失范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春秋时期这些被记录和流传下来的自杀行为,显然是建立在利他性基础上的。在他们共同的“自杀”行为背后,透射的是一张张个性极为分明的面孔。

涂尔干(又译作迪尔凯姆,1858-1917)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先人们的行为未免太匪夷所思。其实,在那个原本决定人们命运的宗法制对人身的安排逐渐失效的春秋时代,有一些信念,已经成为人们对生命、人生进行自我安顿的归宿和底线,比如前文那些自杀者们所坚守的“忠”、“信”、“孝”等在我国当下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价值观念。只不过,那时候的人把自己的生死,看得不如今人这样隆重。古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我们说“好死不如赖活着”,都是各自生命观的缩影。

古人更为重视的,是一种坚守信念的节气,是如何活着,而不是仅仅占有生命本身,因此他们对生命的处理,也比今人显得要轻松和随意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在生命面前,是完全自由的。

从先秦人的轻生轻死,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演变,形成了今人重生重死的生命观。以今人的生死观标准去看待古人的生死,当然会觉得匪夷所思。但同时,他们重视生存甚于单纯对生命的占有、置内心的信念或信仰于生命之上的生存方式,似乎更值得我们敬服、学习。

参考阅读:《左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