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古呼皇帝一般用谥号,为什么在唐朝之后改为用庙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种,比如姓名、小名、外号、亲密朋友间的昵称等等。而在古代的中国,处于九五至尊的皇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种,比如姓名、小名、外号、亲密朋友间的昵称等等。而在古代的中国,处于九五至尊的皇帝更是有着谥号、庙号、年号等多种称呼。例如汉武帝是谥号,隋炀帝是谥号,唐太宗是庙号,明太祖是庙号,元太祖是庙号,乾隆帝是年号。

在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都用谥号称呼,而唐朝之后改为庙号,在清朝又发生了改变,年号更深入人心,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这篇文章中 我们先暂且不谈年号这个称呼,只分析为何在唐朝前后出现了谥号、庙号的称呼上的变化。

一、 谥号、庙号的简介

谥号,是在帝王、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去世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功绩和品德,给予他们一个或褒或贬的评定性称呼,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传说这个谥号制度始于西周之时,而在近代以来,王国维等人的研究结论收到了普遍认可,认为谥法应该形成于西周时期的恭王、懿王阶段。秦始皇时期废除谥法,直到西汉才又开始恢复,一直延续到清朝。

这种谥法,用一个字或是两个字来概括一个人的一生 也算一种盖棺定论。“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博闻多能曰宪”,“文”、“武”、“宪”、“孝”等都是赞美皇帝的,是美谥。我最敬佩的一个皇帝就是汉武帝,我非常钦佩他的胆识、魄力。他雄才大略、开疆扩土、抵抗匈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做出来突出的贡献。他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后世称“武帝”。“孝”,“武”二字都是对刘彻一生功绩最好的概括。

“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动祭乱常曰幽”,“灵”、“炀”、“幽”等都是恶谥,是贬义。比如隋炀帝,他杀兄弑父,即使修建了大运河,也掩盖不了他暴政的事实。他死后谥号炀,庙号世组。“炀”是在唐代才决定的,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杨广曾将谥号“炀”赠予给陈后主,他万万没想到在他死后会拥有相同的待遇。“炀”字似乎表达世人对杨广的控诉,不满。

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和敬拜的商朝,对国家有大功、值得被子孙永久记住的先王会被追加庙号,以示永久祭祀之意。“祖、”“宗”是最早的庙号。庙号在周朝至秦朝之时被废止了千年之久,后在汉朝逐渐恢复,一直被沿用。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了唐朝以前的皇帝为什么称谥号。就像在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只有那些对国家有着特殊贡献的皇帝才拥有庙号,而谥号是所有皇帝都拥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称谥号才能代表每一个皇帝。在同一朝代的皇帝总是要“一视同仁”、“整齐划一”。可能你会问用年号称呼不也可以吗,但在汉武帝时期就有11个年号,在唐玄宗时期也有着最著名的开元、天宝的年号,所以,年号在当时的时代并不能作为皇帝的称号。

与谥号不同,庙号是皇帝独有的称号,更具有庄严性。也许这也就是唐朝以后以庙号称呼皇帝的原因之一吧。

二、 与众不同的大唐王朝

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皇帝都是以庙号而称,让我们一起来揭秘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在唐朝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提起武则天,我脑海中显现的第一个词就是“心狠手辣”,这样一个女皇帝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要如何树立威严呢?我想称呼应该是她首先要改变的。

唐高宗在继位初期,受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制约,他与武则天共同联手,最终扳倒了长孙无忌,掌握了朝中大权。唐高宗在初期对于武则天可谓是极度信任,武则天曾向唐高宗建言,先帝的谥号“文皇帝”无法显示出他的伟大,更无法显示出唐高宗的一片孝心。后来,唐高宗接受了这一建言,为太宗李世民重新修改了谥号“文武圣皇帝”,正是这个修改先帝的谥号引起了一阵“潮流”。而当时的这个谥号,在后世称呼李世民的时候不免有些困难,还是庙号“唐太宗”更简洁,更方便,也更能突显李世民的伟大。

然而武则天这个提议也只是刚刚开始,毕竟,这样一位史上第一女皇帝重来都不按套路出牌。上元元年8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皇之名,实欲自尊。史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我们从这句话中就能读懂武则天的野心,她想要当皇帝,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在唐高宗逝世之后,武则天便接替统治,建立了武周政权。她要巩固统治,称呼这个“表面文章”就变得极为重要。

武则天在她接手统治之前,就已经开始制造“舆论”了。“天皇天后”这是多么高大上的一个称呼,这可能就在无形中建立起了威信。一个称呼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武则天给我们做出了一个优秀的典范。也正是这个"典范",让后世纷纷效仿,开启了"大唐荣耀"。

要是说武则天开启了谥号的一道口,那么唐玄宗就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他为唐高祖加谥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为唐太宗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为唐高宗加谥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玄宗自己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而此后唐朝皇帝的谥号变得越来越长,恨不得把所有赞美的词都堆砌在谥号上。

三、 “变味”的谥号

在明清时期,这种“功德”谥法愈演愈烈。比如明朝朱祁镇的谥号是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清朝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看看这谥号,一个比一个长,一个个字儿打出来都有些费力,更何况在古代要进行储存,这样的谥号不易于流传百世。

谥号在此也彻底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已经变成皇帝歌功颂德的工具了。幸亏当时庙号稳定地流传下来,依旧保留着它独有的意义、威信。因此,在唐朝后期开始使用庙号称呼皇帝。

四、 结语

在以上论述中,我们现在就应知道为什么唐朝前后对皇帝的称呼有所不同了。庙号比谥号更庄重,更有威严。而谥号在后世的传播中,其意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传播过程中的“难度”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谥号在时代的发展没有保留它的初心,最终面临着被时代所吞没的危险。这也就造成了古代皇帝称呼的不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