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梅子阅读】《钱锺书》⑨ 当你老了,一定要沉静优雅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汤晏的作品《钱锺书》。上期我们读到钱锺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欧洲汉学大会,让钱锺书三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汤晏的作品《钱锺书》。

上期我们读到钱锺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欧洲汉学大会,让钱锺书三个字名震一时,也推动了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回国之后的钱锺书依然很低调,默默地研究着学问。

就在这时,一股浪潮正向他涌来。

那么,这究竟是一股怎样的浪潮呢?身处浪潮之中的钱锺书又该如何面对呢?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13章,当你老了,一定要沉静优雅,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钱锺书》⑨来自活力奈曼00:0011:23

钱锺书访问欧洲、美国、日本都很成功,随着围城的出版以及影视化,钱锺书的名声是越来越响了。

甚至于钱锺书说的许多话都流传甚远,比如这句“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恐怕是街头巷尾大众皆知的。这个故事,几乎成了一个典故。

据说,有一位英国女士,在读完钱锺书的《围城》之后,非常欣赏钱锺书,立马化身狂热粉丝,千方百计弄来钱锺书的号码,想要见上一见。

结果换来电话中一句: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拒人千里之外,又不会令人尴尬,反而觉得此人当真幽默风趣。对于钱锺书来说,拒绝是一门艺术,他也非常擅长拒绝。

除此之外,钱锺书的深厚学识更是他名气大增的主要原因。

这虽然是早已认定的事情,但当这种实力屡屡展现时,到底还是令人吃惊不已的。

他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出现是在一次研讨会上,这个大型研讨会是胡乔木去世前于中宣部主持召开的,主题是关于精神文明问题。

在这个会议上,海内外学者对于“精神文明”一词究竟该如何翻译一事争执不下,许久都没有定论。

无可奈何之下,胡乔木请来了钱锺书,他到场之后,不过十余分钟的演讲,就平息了这场争论。

当然,也有人不服气。一位美国学者就站起来,认为钱锺书的说法不够准确。

钱锺书神色淡然地说,你不是某某的学生吗?请你去看看你老师写的某书某页。

一如一位武林高手,已是泰山北斗的境界,化剑气杀意于无形。

这位美国学者一听,果然回去翻阅,一看之后顿时傻了眼,或许心里还在暗暗想:

原来传说中这位钱锺书的博闻强识果然不是假的,过目不忘的本事大概也是真的。

一个人的天赋究竟是优越无比,还是泯然于众,这都是天生的,是无法选择的。

但是,一个人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钱锺书虽然极具天赋,但若是他只是一个坐吃山空的败家子,不懂得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的人,或许后人就无法在文学史上看到这个光彩熠熠的名字了。

他的深厚学识,甚至是过目不忘的本领,哪一样不是通过他后天的努力得来的?

不论是在清华大学,还是牛津大学,还是后来的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它们的图书馆中总能看到钱锺书的身影。

时常有人看到,他就那样站在图书馆的过道上,手里捧着一本书,一看就是半天。

周遭人来人往,他浑然不觉,宛如忙碌人世间,唯独剩下了这本书。

书读得多了,难免要生出许多书呆子来。一个个满身的迂腐作风,如数茴香豆的孔乙己。

钱锺书看过的书不计其数,最难得的是始终是他在看书,而不是被书引导。

多年里,他以书为友,却并未局限在文字世界里。他活得清醒且警醒,看似沉迷如一个书呆子,实则是大智若愚。

在他的晚年,人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钱锺书:

穿着一件蓝呢大衣,围着一块白绸围巾,脚上踩一双意大利制的皮鞋,风度翩翩,宛如一位英国绅士一样潇洒,可又比之多了几分书香气息。

钱锺书,他就是这样优雅地老去,如同他沉静而优雅的一生。

有一位外国记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锺书。”

万里长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亦是中国人们无与伦比的骄傲,绝大多数海外人士提到中国就附带想起万里长城。

而这位记者将它和钱锺书相提并论,虽然有夸大嫌疑,不过无法否认的是,钱锺书的成就,绝对是非同寻常的。

其实钱锺书的著作比起很多人来说,绝对不能算多。

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无非就是《围城》、《谈艺录》以及《管锥编》,然而,这其中的任何一部,都足以令钱锺书名留青史。

而作为钱锺书最为满意的《管锥编》,柯灵曾如此称赞:

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钟灵毓(玉)秀,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

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管锥编》一书,洋洋洒洒数百万字,语言十分古朴深奥,他在此处,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华美世界。

这是钱锺书一生中提炼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部书中,他以自己的语言优势和深厚积累,引用了大量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使这部书成为了稀世著作。

在这部书里,他考论了辞章及义理,将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各类学科进行了打通与融合。

而这其中,不仅仅是集大成地引用,前人观点,许多观点都是源于自身多年的思考,发前人,未发之覆。

在此书中引述的作家多达四千位,著作上万种,除了应用在文学论证上之外,还包括了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中的几乎所有学科。

有人说,钱锺书治学不是宋学的路子,而是汉学的走法。也有人说,他在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

其实他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又有何关系呢?

重要的是他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最后也确实取得了伟大的成果。

在他自己眼中,《管锥编》是一部政治学著作。

但在许多人眼中,这是一部文艺学著作,或是一部华丽的散文著作,甚至是一部跨越了时空的优秀小说。

其实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只是不管怎么定义,这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此,足矣。

而钱锺书并不十分满意的《谈艺录》,在众多读者眼中,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这部书多达四十五万字,是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 之书,同时,这也是第一部广泛地融合中西方手法来品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

《谈艺录》中所涉及内容之浩大,令人瞠目结舌。

它评述、征引了自从宋代以来的诗话,将近一百三十余种,几乎涉及了中国诗话史上的所有重要著作。

虽然《谈艺录》对读者层次的要求极高,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部重要的文艺著作,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极其出众的。

他的著作虽然不算众多,然而这些著作却涉及多个领域。

长篇小说有《围城》,短篇小说有 合集《人·兽·鬼》,散文有《写在人生边上》,被他视为一生事业的文学理论著作更是造诣非凡。

纵使是古体诗,他也写得游刃有余,字字华彩。

他的古体诗,大多收集在诗集《槐聚诗存》里。这是一本由钱锺书先生自己选定、由夫人杨绛抄录并且保存下来的旧体诗集。

他自幼读书学诗,多年来写过的诗有上千余首,然而在《槐聚诗存》中收录的诗不过三百多首,他只收录了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

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当真是十分严格。

在诗集中,以内容分,不管是言志、抒情还是感时、论诗之作,都应有尽有。

钱锺书的诗,诗风变化多端,但最为接近的大约是 李义山 绮丽幽僻的诗风。这同他年幼时所学,不无关系。

结语:今天我们读到了钱锺书在出国交流后,名声越来越响了。

有很多中外朋友都慕名而来,希望拜访一下这位闻名遐迩的大才子。

同时,随着《管锥编》与《围城》的发行,“钱锺书热”的浪潮也随即席卷全国。

面对外面世界的风风火火,钱锺书却选择了闭门休养。

那么,晚年的钱锺书又在关门做些什么事?一代鸿儒的人生终点究竟在何处?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

主编:秦玉梅

主播:秦玉梅

编辑:石耀霞

审核:李文静

终审:王爱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