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陈寅恪家史:客家骄子──义宁陈氏之源

“吴头楚尾”之地修水地处赣西北边陲,西邻湖南平江、湖北通城,北交湖北崇阳、通山,自古便有“吴头楚尾”之称。幕阜山横亘西北

“吴头楚尾”之地

修水地处赣西北边陲,西邻湖南平江、湖北通城,北交湖北崇阳、通山,自古便有“吴头楚尾”之称。幕阜山横亘西北,黄龙山既是其中有数的高峰,也是湘、鄂、赣三省的天然分界线。九岭山蟠结东南,派生出五条支脉:靠西的一条,成为修水与铜鼓的分水岭;靠东的一条,则是修水与武宁的分界线;其馀三条,向修水中部绵亘,呈南北方向延伸,形成无数山间小塅。鸟瞰全境,北、西、南三面山脉蟠结,地面崎岖,峰峦重叠,仅中部有丘陵,沿河有狭缓的谷地。

不难看出,早在修水各姓客家人迁入之前,山川纵横、土地硗薄的自然环境已经开始了移民苦难命运的孕育。

棚民

在修水,客家人普遍被称为“怀远人”,客家方言也被称为“怀远话”。“怀远”这一名称的由来,包含着一部修水客家人奋争与融合的历史,而义宁陈氏的一段段往事也同这个特殊的名称有着莫大的关联。

明末清初,宁州(今修水、铜鼓)连年兵燹。直至康熙初年,州城一带仍然战乱不息。加上水旱侵袭,死丧众多,背井离乡者不计其数,境内东南部安、崇、奉、武四乡人口骤减。仅康熙十四年(1675)一年,全州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田土山塘被抛荒,一万馀石赋粮无人完纳。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时局稍为平稳,宁州知州班衣锦奉命招引外地民众垦荒。福建、广东、赣南等地的无产贫民闻讯后,挈妻负子,呼朋引伴,蜂拥而来。康熙二十年(1681),祖籍福建宁化石壁的谢元高、谢元健、谢元纲兄弟率先从侨居地江西长宁(今寻乌)迁入宁州下武乡。此后,迁宁人数由少至多,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五年(1696—1706)间达到高潮。即使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自闽、粤两省迁入者仍有数万之众,其中尤以福建上杭、武平和广东平远、长乐(今五华)、兴宁、龙川等地农民居多。

客民流入宁州之初,负倚深山穷角,或搭建棚屋,或栖身岩穴,人称“棚民”“棚客”。棚民并非宁州独有,宁州棚民的种种辛酸也与各处移民毫无二致。清人熊为霖有一首题为《过桃树岭》的短诗,颇能反映当年宁州棚民生活的异常困苦:

青布裹头肩荷锄,沤麻才了又沤蓝。

棚家血汗经霜露,茅屋三间月一岩。

棚民除了广植苎麻,还种蓝制靛供应染坊之需。同时,番薯经由棚民从外省引进,既增加了宁州的粮食产量,更为山民提供了一种防御饥荒的重要食物。

无数客民勤奋垦殖荒地,几经耕作,地力日增,产量有所上升,在保证完纳赋税之馀,不少人家渐渐有了田产、房舍。沿河居住的客民则以造船为生,辛勤多年,生活也日渐有了起色,客民修造的船只一度数以千计,遍及修河上下,对促进当地水运起了一定作用。

始迁祖

康熙五十五年(1716)以后,闽、粤等地的移民活动渐入尾声,但就在十馀年后,宁州安乡护仙塬(又名“护仙坑”)又搬来一户客家移民。这户人家姓陈,迁自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来苏乡中都林坊,兄弟三人——公远、公元、公升,主事者是排行第二的陈公元(1711—1795,名腾远,字公元,号鲲池,后以字行)。

陈公元的父亲陈文光(1677—1733,字君里,号斗垣),是上杭来苏的一位塾师。陈文光“性敏好学,诸子百家书罔弗搜览”,“年未冠,处贫窭,耽读于家之‘淡然轩’,以古人功名事业自期许”,“作文常以古大家为法,虽雄深浑括不及前人,而规模尺寸不敢或失”,“所著《寡过录》《敦孝格言》《小窗语林》等篇,足以挽颓风而敦古道,有益于世教人心大矣”。尤为难得者,“德配刘孺人挑灯佐读,纺声、书声相唱和于五夜鸡鸣时”。文光“学博家艰,友教四方,馆居日多,而家居日少”,“一切井臼中馈抚育诸事,皆赖孺人经理佐助之力”。陈公元自幼“随馆诵读”,每月一次回家探望母亲时,总能把从东家那里得来的礼物恭恭敬敬地献给母亲,次数一多,在乡里便有了“小颍考叔”的美名。做塾师的父亲安贫乐道,“家无担石之蓄,手不失卷”,“慷慨有气节,行方远俗,任人目为书呆诗痴而若为不知”,家中的生活自然清贫。

雍正十一年(1733),父亲去世,年轻的陈公元不得不面对维持生活的现实,他忍痛中止了读书考试的正途,决定效仿同村人的做法,往江西迁移。翻山越岭,历尽辛苦,陈家最终沿着修河来到宁州安乡护仙塬。

陈公元身后只留下为数寥寥的几篇墓志铭、传略,这一段即使是今天也仍然充满艰险的征途,当年这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究竟是怎样完成的,后来的人们已经很难知晓了。这个异常顽强的年轻人可能一直到死都不会明白,他的这次历尽艰辛的迁移,将会为后代、为宁州留下些什么。

义门之后

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也许是一种客民的天性,也许是一种家族的遗传,在整个陈姓的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好几次对后代产生重大影响的迁徙。

义宁陈氏的源头可以远溯至有虞氏,有虞氏的三十三世孙满被周武王封在陈,此后就以封地“陈”为姓,满公遂为后世陈姓奉为受姓大始祖。东汉名士陈寔(谥号“文范”),正是满公的四十二世孙。“始,陈氏在汉居颍川,至文范先生而世益显,由是以颍川为族望。”

第一次重要的迁移,发生在满公的七十四世孙陈旺时代。陈旺的祖先是如何从中原迁移至南方的,此处暂且按下不表。比起先辈的长途跋涉,陈旺带领族人从江州庐山迁居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的短途搬迁也许不值一提,但恰恰是这一次算不上特殊的搬迁,在历史上留下了十分特别的意义。江州陈氏日后的渐渐兴起、昌盛,也为陈旺赢得了江州义门陈氏始迁祖的美名。

江州义门不断壮大,最终却因为过于“盛大”而不得不分家析产。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江州义门陈氏奉旨分庄。陈旺的十世孙进士陈魁,“挈眷九十七人,自江州徙汀州,为入闽之始迁祖”。陈魁有五个儿子:陈崑、陈、陈嵩、陈岳、陈峰,兄弟五人一同生活在福建宁化石壁寨葛藤坳陈德村,“传十一世,乃复由闽播迁,散处粤东、江右、楚南诸郡县”。

陈峰的第十二世孙陈中兴生有十八个男孩,第十一郎字扶桑。陈扶桑(后裔尊称其为“十一郎公”)再次发挥了先辈择善而居的秉性,从福建宁化迁往广东潮州,又由潮州迁至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来苏中都林坊,后来他被尊为杭邑一世祖。

陈扶桑的第十六世孙有一个叫陈文光的,陈公元正是陈文光的第二个儿子。陈公元的这次迁移(从上杭到义宁),使他顺理成章地成为竹塅陈氏的始迁祖。

怀远籍

与历代祖先相比,陈公元绝对称不上幸运儿,但他在移民潮过后才来到宁州,这个万般无奈中做出的抉择倒是为他和他的子孙们省去了许多麻烦,而且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客家人迁来宁州后,一部分土著的排外情绪始终十分强烈,视之如异民。有的客民落户几十年,田地房舍齐全,粮赋如数缴纳,依然不准入籍、不准应试、不准当差,无法获得同等的社会政治地位。客民中饶有实力者不断上奏、请愿,无奈地方官员迫于土著人多势众,往往敷衍了事,不敢公断。直到南京人刘世豪出任宁州知州,顽强抗争,几经周折,问题才得以解决。

雍正元年(1723),宁州客民黄、刘、谢、张、余等五姓代表联名具文请求入籍。“知州刘世豪遵循已有的朝旨宣布:‘凡流寓二十年,置有田产庐墓者,准予入籍考试,依率课税。’”刘世豪计划设立“广福乡”安插客户,以满足客民的合理要求。不料,土著闻讯后群情鼎沸。适值州内有人聚众叛乱,上上下下忙于平叛,入籍之事因而搁置。

雍正二年(1724)初,朝廷准允户部尚书张廷玉所奏,敕令浙、赣两省督抚“慎选廉能州县”安辑迁自闽、粤的“棚民”,“严加约束”之馀,“其有读书向学,膂力技勇,察明考验录用,庶生聚教训,初无歧视”。几乎与此同时,宁州的少数土著士绅、童生为阻止客民入籍,一面散布谣言,诬陷知州刘世豪为“福建上杭人”,庇护异民纯属出于私心,旨在“分裂版图”“养虎贻患”;一面向全州八乡发出通关告示,威逼本地童生拒绝参加该年州考,用以要挟州主。闰四月初四日,果然有二百馀名童生在学宫前聚众滋事。不顾拦截、冒死赶考的客家童生遭到土著的围追殴打,以致数次更换考棚也未能顺利举行。刘世豪不畏强暴,坚持公断,严加惩处聚众滋事者,随后又于五月上报详情,继续据理力争。南昌府知府查明原委,亲自到州城晓谕童生参加考试,此时业已是六月中旬。土、客之间至关重要的这场较量,客民因为州主刘世豪的坚韧不拔而获得胜利。

罢考风波暂告平息,客民入籍问题依旧悬而未决。次年(1725)五月,宁州土著熊某诬告刘世豪谋划另设都图“并非众议”,及至南昌府饬令熊某到堂力为剖白,做贼心虚的熊某却“潜匿不出”。少数土著的颟顸成性不但引起了当地正直绅民的反感,也强化了督抚加快了断客民入籍难题的决心,指斥顽劣乡绅“假公事以济贪私”“大干法纪”的批示迅速下达。刘世豪一鼓作气,旋即召集合州士绅会议,共同议定黄、刘、谢、张、余等姓客民另设一都,取名“怀远”,隐寓“招携”之义。境内的客民被编为四都八图八十甲,分别补入高、崇、奉、武、安、泰六乡,宁州八乡之中只有仁、西二乡没有安插。

雍正三年(1725)七月,“怀远都”正式设立。泰乡七都竹塅里,“属怀远都四都二图十甲”。童生的命运随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课习满五年者均准予参加科考,另设名额,卷面加注“怀远”字样以示区别。科举的大门终于向历尽磨难的客家子弟敞开了,生性吃苦耐劳的客家人在此后的科场上一次次出类拔萃,一次次扬眉吐气。陈公元的曾孙陈宝箴、玄孙陈三立正是由“怀远籍”入学,以至逐级考获各种功名的。

兴旺之始

尽管外在条件已大为改观,摆在陈公元面前的仍然是不容乐观的现实。权衡再三,他最终放弃了恋恋不舍的科场,走上了靠农耕立足、以耕读传家的道路。十多年后,这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外乡人终于凭着自己的勤奋和精明改变了命运。安乡护仙塬的陈宅虽说早已荡然无存,但从陈公元墓前的两篇碑文仍能窥见当年陈家的一片兴旺气象。其中一篇这样写道:“力勤耕稼,尽三农之苦,阅十馀稔,家道日侈,置田园,新栋宇,俨然有大家风。”另一篇则显得更加夸张一些:“经营相度,谋事而事就绪,无复去国怀乡之感。勤垣墉,立家室,不十数年,裒然充裕,清川修竹,遂与千户侯等”,“督耕外,课读维勤,食指以百计,内外肃穆,无间言”。耕读之馀,陈公元不再像父亲那样仅仅满足于书斋生活的自得其乐,他

克调之弟克藻(1771—1853),字西玉,号崑,例授登仕郎。克藻自幼与兄克调师事族叔陈光祖,“性聪敏,勤读书,贯通淹博,具远大志”,然“数奇,不获售”。历代陈家儿郎不乏久困场屋者,克藻在重复挫折的同时,无形中也获得了同样的“待遇”——在他人为其撰作的小传里被塑造成“慷慨有气节,不以功名得失计”的“隐君子”。克藻“乐韬晦于护仙之源,豹钱雾隐;结英奇于凤竹之屋,鸿谈座盈”。“一时士君子,往往略车笠之嫌,欢与把臂,晋接无俗客。”克藻又曾“南游闽楚,北走赵燕”,至则“览胜寻幽,题咏写怀”,所作皆“别有佳致”。与兄弟稍有不同,“才气闳博”的克藻精通堪舆之学,“登山论水”,“造葬选课”,“或称为‘黄石公’,或颂为‘青鸟子’”,故能独力返回福建上杭原籍,兴工修葺数代祖坟,并且将祖父文光公之遗骸迁葬于义宁竹塅。

克藻之弟克修(1776—1843),字兼万,号介田。“幼警敏,言笑不苟,有成人风”,“读书明大义,敬养以亲亲,笃爱以长长”,“比闾族党之间,谦尊有光,皆以长者称”。生性仁厚的克修,“慕善乐施”,“困窘者赒贷之,疾病者药石之”。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二十五年庚辰(1820),乡里两度歉收,克修与夫人张氏倾其所有,救饿殍、扶饥民,赒急难、恤贫乏,“远近咸称惠人”。恩义所及,“闾里间有宿忿积怨难排解者”,克修至,“发一二语”,双方“皆弭首蛰伏而去”。

父亲去世(1795年)后,克绳昆仲继续沿用古老的“义门家法”管理家政,督耕课读,毫不懈怠。大家庭上下协和,内外肃然,子孙“皆知绳趋矩步”。陈家成了当地修身齐家的典范。“义门陈氏”之外,自此开始有了“竹塅陈氏”的另一种称呼。

嘉庆十年乙丑(1805),鉴于“生齿日繁,度支日广”,“合而易入于奢,或者分而可从乎俭”,克绳、克调、克藻、克修四房“暂析烟爨”,“分家而未分产”;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母亲何太夫人辞世;二十三年戊寅(1818),四兄弟再次“合同商议”,“分产而定分租”。分家析产时,敦延族戚,由德高望重的族叔陈光祖主持,“将田山高低品搭,屋宇新旧均匀”,“祷告祖宗,矢公而更矢慎,凭阄拈定,式好而戒毋尤”。“二、三两房因本命与凤竹堂之龙山砂水不合住坐,以致二、三两房自愿另建屋宇”,长房克绳留居竹塅凤竹堂,四房克修分得护仙塬崇福堂,长房、四房分别补偿二房、三房建屋款若干。

至此,一切的准备似乎已经就绪,只需静待竹塅陈家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正式出场。

(本文摘自张求会著《陈寅恪家史》,东方出版社,2019年11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钟源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4009-20-4009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