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不丹,曾经藏地的一个部落,以及虎穴寺的虎

不丹,从藏地的未名部落到竹巴噶举之乡最近了解了下不丹,原来它曾是藏地的一个部落,起初名讳并不见诸经传,后随着竹巴噶举宗教

不丹,从藏地的未名部落到竹巴噶举之乡

最近了解了下不丹,原来它曾是藏地的一个部落,起初名讳并不见诸经传,后随着竹巴噶举宗教的传播,渐渐以竹巴自居。在清代不丹曾一度藩属于清,叫作“布鲁克巴”。布鲁克巴(Brug-pa),西人称之不丹,藏语今读作“主巴(竹巴)”,也即“竺克巴”(Drukpa)。自十七世纪竹巴噶举在不丹确立了宗教统治地位,不丹人便称自己的国家是“竹域”,意为“竹巴噶举之乡”,自称“竹巴”,意为“竹巴噶举派人”,称国王为“竹结波”,意为“竹巴噶举之国王”,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不丹王国与竹巴噶举派的密切关系。

“布鲁克巴”盖即“竹巴”的古音“帕木竹巴”同词。竹巴源出竹巴噶举创始人“帕木竹巴·多吉杰布(1110~1170)”,“帕木竹”即是其(朗氏)家族住地的名称、寺院名,“帕木竹巴”直译为“帕木竹地方的人(尊者)”,如同“宗喀巴”为宗喀地区的大师,此为藏文化之传统。

据云在元、明时期曾在藏区建立过政教合一的“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其掌权人从元置“伯木古魯万户”起家,先后被封为大司徒、灌顶国师和阐化王。帕竹地方政权共传11 代,统治西藏264 年,时辖今不丹等地。元代译为“伯木古鲁(巴)”、明代译为“帕木竹巴”,到了清代译为“布鲁克巴”。自元至清,不丹与中国藩属关系的松紧度,主要表现为藏区地方政局的松紧度。而不丹之名得之于“帕木竹巴”的文化延续。据云“伯木古鲁”藏语本义为“官员”,也可以断句为“伯木古- 鲁”意为“雷霆之龙”。其原始是一个小地名,未知究竟内涵为何。

从虎穴寺的虎,看藏、汉、满等多民族语言间的交集

不丹有其最著名的虎穴寺,叫作“Taktshang ”,因为不丹的本土语言即是藏语一个方言,所以和藏语音译的虎穴“德合仓”是一致的,而老虎则音译如“巴勒”,如“takt ”,洞穴音译如“扎普(青浦)”,如“shang ”。满语中虎为“tasha ”音如塔斯哈,洞穴为“dunggu ”,可知在“虎穴”这个词汇上藏语、满语是很接近的。其实如英语、德语等的老虎一词,也近于此。

在古代的中国,老虎也叫作“摄提格”,该说出自《尔雅》“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可见“摄提格”即是“寅(虎)”,其快读发音与满语的“tasha ”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其实这个语言词汇,来源古远且曾使用范围广。“tasha ”的变音就形成了“tarfu (李父)”、“lingsika (李耳)”,再进一步变音为“utu (於菟)”、“bedu (伯都)”。今天的虎脱胎于“䖘”本即是“utu ”所转化。汉代的《方言》记述“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于䖘。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基于此,有理由相信汉语的“虎”与满语的“tasha ”曾经同源或交融,中国历史上多民族语言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