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日本茶道历史初讲解

日本茶道的兴起茶道大约在隋朝文帝开皇年间(593年),开始有一些日本僧人到中国来学习佛教,在回国时将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

日本茶道的兴起

茶道

大约在隋朝文帝开皇年间(593年),开始有一些日本僧人到中国来学习佛教,在回国时将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带回去。从此,日本オ有了茶和饮茶之事。

特别是到了唐代,来中国的日本僧人数量大增,他们在回国时,不仅带回了中国的茶叶、具和饮茶方式,还将茶籽带回国,发展了日本的茶业。

随着茶在日本不断普及,日本茶道也应运而生。日本茶道是在我国宋朝寺院茶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抹茶道的沏茶方法采用的是我国宋代的点茶法。

在日本,茶道被看作十分独特的品茶艺术和饮茶方式,是日本人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日本茶道的形成

形成

16世纪时期,日本人的饮茶行为从生活上养生的目的演变成游兴式的“斗茶”歪风,奢侈糜烂,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此时,村田珠光按照禅宗寺院简单朴实、沉稳静寂的饮茶方式,制定了“茶法”,并且简化当时茶室的规划,改在小房间(四个半構榻米,约一丈四方大小)举行茶会,这就是所谓的“草庵茶法”。

珠光也曾企图将茶具及点茶手法简化,但是这个心愿还是到了他的弟子才完成。村田珠光作为草庵式茶道的创始者,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

完成珠光理想茶道的人是武野绍鸥(1502~1555年)。绍鸥摒弃了贵族风味的“书院茶道”,建筑“草庵式”的茶室,采用砌“地炉”的田舍风建筑形式,并且使用日本制的茶具,于是更进一步简朴精炼的“空寂茶道”就此开始了。这种茶道是在质朴之中,培养内心“真诚”的待客之道。

千利休改进了茶室入口

茶室

千利休继承了武野绍鸥的“空寂茶道”,他为了茶道上的需要,到各地的陶瓷厂研究茶具的设计和制作。创立了“草庵式小茶席”,比四个半榻榻米的茶室还小,并自行设计了各种小型的茶具。

除此以外,千利休还对茶室进行改造,使得茶室入口高度不超过70厘米,意味着要想进入茶室,必须弯腰低头钻过此门。

茶室的狭小入口体现出千利休所坚持的茶道平等与谦卑精神,也就是说,无论是天皇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想要进入茶室都需要弯腰。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对权贵势力的挑战,但却顺了大多数内心渴望受到平等待遇的平民百姓的心愿。

在千利休的茶道理念里,茶道所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茶会的过程是人们心灵净化的过程,而不能称为展示权利和财富的工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