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从战国纵横家的角度入手,浅析“张仪欺楚”的小人之举

战国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大增,登上了老大之位。这时的战国局势,齐楚两国是仅次于秦国的强国,所以秦齐楚三国形成了

战国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大增,登上了老大之位。这时的战国局势,齐楚两国是仅次于秦国的强国,所以秦齐楚三国形成了三强鼎立之势。面对秦国的崛起,各个诸侯国都惊慌不已,包括齐楚两国,于是他们准备联合起来一致对抗秦国。而在秦国眼里,韩燕等弱国还不足为惧,就怕齐楚两大强国联合起来,这样秦国很有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为了解决这个危机,秦惠王就派了张仪到楚国去破坏齐楚之间的联盟,于是就有了“张仪欺楚”的故事。在崇尚仁义的孟子眼里,“张仪欺楚”十足小人之举,那么在战国纵横家的眼里呢?今天我们从战国纵横家的角度入手,浅析“张仪欺楚”的小人之举。

张仪欺楚解析

这一天,张仪来到楚国后,就开始游说楚怀王,以利诱惑他,说愿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换取楚国跟齐国绝交,从此秦楚两国互为兄弟之国,并说了以楚国当时的形势,联合秦国方为上上策。《张仪列传》记载:仪说楚王曰:“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

楚怀王觉得这个交易不错,本来跟齐国联合也是为了防止秦国的入侵,现在秦国亲自来示好,又有这实实在在的利益,于是就答应了张仪的建议。

可是当楚国断了跟齐国的联盟之后,张仪却变脸了,不承认说过给楚国六百里土地,还心平气和地说:“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 这个时候楚怀王才知道自己被张仪欺骗了,本来说好的六百里土地变成六里,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时齐国已经恨上楚国转头跟秦国联合上了。

在大多数人看来,张仪不守信又反复无常,确实担当起小人之称,但是从战国纵横家的角度看,“张仪欺楚”这样的事情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什么小人之举,因为:一是在当时的战国,阴谋诡计乃是常态,二是纵横家眼里,谋略无所谓卑微和高级。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分析。

大秦帝国张仪剧照

战国的形势:阴谋诡计乃是常态

张仪所处的战国,胜利者无所谓英雄小人,阴谋诡计乃是常态。《赵世家》记载: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宫,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

赵襄子连自己的亲姐姐都算计,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后来的孙膑更是遵循“兵者诡道也”和“兵以诈立”的计策,多次使用诡计诱骗敌人,最终取得胜利。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像商鞅,为了取得胜利算计了昔日的好朋友:《商君列传》记载: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所以跟赵襄子和商鞅比起来,张仪欺楚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在当时的战国,阴谋诡计是很常见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胜利者就是英雄,并不会去追究取得胜利的方法是否光明正大。而为什么战国会变成诡计横行的时代呢?主要还是因为战国礼崩乐坏的加剧,诸侯不再满足于互相争霸,而是都试图兼并更多的土地,取得更多的财产利益,所以他们都抛弃了西周的礼而热衷于尔虞我诈,放弃了仁义而实行诡诈之道。

因此,在纵横家眼里,张仪身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使用欺诈之术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很普遍的,更不是什么小人,而是有智慧有才能的胜利者。

纵横家的眼里:谋略无所谓卑微和高级

纵横之道主要就是权衡利弊,权衡得失,为主公争取利益最大化,张仪很好地掌握了纵横之术,学会了如何揣情摩意,如何运用捭阖之道,如何钳制敌人,如何运用欺诈之术获取一时利益,并将他们都用在了楚怀王身上。

揣情摩意:张仪知道楚怀王贪图土地之利,于是就以此诱惑楚怀王上当。

捭阖之道: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国跟齐国绝交,让楚怀王自愿跟秦国联合。

钳制敌人:楚国上当后跟齐国断绝了关系,张仪马上翻脸不认账,但是他钳制住了楚国,因为楚国没了齐国帮助,力量不如秦国。

以纵横家的角度来看,张仪的谋略很高明,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秦国的危机,没什么不好,更不是什么小人之举。他们看来,谋略无所谓善恶,无所谓卑微和高级,而且是用在国家大事上,这是大丈夫的雄才伟略。

更何况纵横家的思想,本来就是运用智谋来夺取利益,以成败论英雄,而不是以“正”的原则,他们的谋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是只要能克敌制胜,在他们看来就是好计谋。纵横家眼里,并没有什么君子协议,轻诺寡信更是正常的,甚至将诡诈之术奉为上上策。

而且张仪也没去做伤害平民百姓的事情,他一直都是忠于秦国,为秦惠王尽职,从大意义来讲,他也是在化解秦国危机,保国安民,是个真正的大丈夫。

而纵横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呢?主要还是因为纵横家把追求功利看做人的本性,一切事情都以功利为目的,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欺诈下作的手段都可以用,这也跟战国当时物欲横流的风气有关,大家都嫌贫爱富、争权夺利,纵横家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战国的思想。

鬼谷子

结语

孔孟之道,以崇尚仁义为本,而纵横家的立场则是将名利功利看做第一位,将追求功名利禄看做是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也造成了他们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在孟子眼里,张仪欺楚是十足小人之举,而在战国纵横家眼里,战国阴谋诡计是常态,而且张仪欺楚是个非常好的谋略,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我们不能站在道德高点去指责张仪,而是应该客观分析他的作用。无论张仪是否是小人,不得不承认,他在战国历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将战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战国的发展。

参考史料:《史记》、《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资治通鉴》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