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一幅千古名画,因乾隆的一个字大打折扣,网友:痛心不已!

在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们对于文学艺术作品都有着极高的品味与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收藏”被奉为统治者们的必备素养,各代

在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们对于文学艺术作品都有着极高的品味与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收藏”被奉为统治者们的必备素养,各代王朝的皇帝对其用心至极。他们派遣大量官员收集散落的名人书画,因而在我国前前后后收藏了颇多的著名诗画,有的保留完整,一直延续至今。

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卫贤的作品《高士图》便是这些众多画作的其中一幅。其作品原版共6幅,描绘的是古代隐居之士的日常生活图景,其宗旨在于歌颂隐士的淡雅高洁。在后世多代的流传中,有5幅画作不慎丢失,仅剩下一幅《梁伯鸾》,成为仅存之作。

《梁伯鸾》讲述的是隐士梁鸿与妻子之间恩爱和睦的一段佳话。该画作运用相关的绘画艺术,将山水、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作品的人物之中,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亦真亦实的完美意境。若究其艺术性而言,它可以堪称中国古代绘画界的翘楚。对于这样的名家之作,历代皇帝都对其“爱护”有加,《梁伯鸾》也不例外,有两位皇帝都在其传承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佶

一位是宋徽宗赵佶。众所知周,赵佶“只爱丹青不论江山”,不得不说,在对书画作品的保护上,他算得上一个很好的行家。为了更好的保护这部作品,他独创了一种新的装裱方法“宣和装”,这种装裱方法十分复杂,但对于书籍画作的存储十分有利,它可以很好的延长其保存时间,使画作得以最完整的传承。在此基础上,宋徽宗还将画作中的精髓部分选入了《宣和画谱》,并用其独有的“瘦金体”在画作装裱的背景纸上为其题字,将其和国家最顶层的作品归为一类,共同保存。也是因为赵佶的这种新型的装裱之法,得以让《梁伯鸾》乃至更多的优秀画作留存至今。

另一位是清高宗乾隆。相比较赵佶的爱护,乾隆的“爱护”可所谓是令人痛心至极了。其实,乾隆是爱画作的,不过他爱得太过分了,以至于希望在每一幅画作上都留有自己的痕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大量的诗词画作上提笔盖章。很显然,《梁伯鸾》也不例外,乾隆在原画作的留白处题字“神”。不仅如此,他写的神还十分的刚劲有力,殊不知这恰恰破坏了画作的特意留白,打破了其原本的深邃空远。也正是这一笔,让整个画幅多了一种俗世的感觉,也就自然地扭曲了其画作原本的意境。

乾隆

对于乾隆这一行为,业界很多学者对其批评不断,称其大大降低了《梁伯鸾》的艺术价值,更有严重者声称其玷污了卫贤的高雅之风,算是艺术上不可磨灭的污笔。相比较乾隆,赵佶的瘦金体题字却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不得不承认,赵佶的字对画作的价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乾隆的字也算是一种收藏时的失误之举。而在当下,我们需要做的,是沿袭好地,避免错误的,而不是探究其失误根源。只有这样,我们优秀的名家画作才能得以永远的延续、传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