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会说话有多重要?爷爷一句话成为大将;孙子一句话解决吕不韦难题

说话,是为做事而服务。会说话的人,能够预料到事情走向,提前做好准备;会说话的人,能够猜透对方的心思,抓住对方的弱点,打消

说话,是为做事而服务。会说话的人,能够预料到事情走向,提前做好准备;会说话的人,能够猜透对方的心思,抓住对方的弱点,打消对方的疑虑。

会说话,不一定是说好话,有时候狠话比好话更有用。

甘茂,战国时期下蔡人。被秦惠王启用,辅佐魏章平定汉中。

但甘茂真正得以发挥全部智慧,是在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在位期间。

秦武王时期,蜀地叛乱,甘茂领兵平叛,因为功劳高,所以被封为左丞相。

有一天,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打通向东的关隘,以便直达洛阳。要是能这样,我就死也甘心了。”

老大哥言里言外都是派任务,甘茂哪能不明白?

他说:“请您派我去魏国谈判,约定一起攻打韩国,打通关隘。您可以派向寿这个人和我同行。”

秦武王果断答应。

甘茂和向寿见面出发了,没走多远,甘茂说:“老向,你现在就回去,跟大王说,咱们和魏王谈好了,但是,他想请大王先不要发兵。你按我原话说,到时候事成了,功劳全都是你的。”

向寿也是个实诚人,没想到要是事不成,黑锅也全是他的。他回去跟秦武王一说,武王就着急的不得了,亲自去息壤这个地方迎接“访魏归来”的甘茂。

两人见面,甘茂实话实说了。他说:“大王,您想攻打韩国的关隘,非常难,耗时间。当初,在鲁国有一个和贤人曾参同名的坏人,杀了人,别人对曾参的母亲说,你儿子杀人了。曾母不信,照常织布。没多久,第二个人也来通报消息,曾母还是不信。再一会儿,第三个人来了,曾母就害怕地丢下织布机逃跑了。”

甘茂对秦武王说:“大王啊,现在我不如曾参贤明;大王信任我,也不如曾参的母亲信任曾参;怀疑我、说我坏话的人,也不止三个人。小臣我之所以对大王这么说,就是害怕大王在打仗的时候不相信我啊。”

“曾参杀人”和“三人成虎”讲了同一个道理,不要听信谣言

秦武王肯定表示信任、信任、无比信任。

但甘茂又说:“当初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打了三年才成功。乐羊回来了,说起自己的功劳,魏文侯就拿出一筐的进谏的、诽谤的、批评的奏折,全都是大臣们骂乐羊的。乐羊顿时五体投地,说,魏文侯才是最大的功臣。”

秦武王表示他明白了……但事实上,他并没有明白。

果然,后来甘茂带兵攻打韩国,花了五个月都没有胜利。樗里子、公孙奭就向秦武王进谏。秦武王下令甘茂收兵回朝,甘茂回了四个字“息壤在彼”,意思是,“大王你忘记在息壤这个地方咱们的对话了吗?”秦武王这才不再拖后腿。

甘茂带兵终于攻打下韩国的宜阳,帮助秦武王实现了领兵“拜访”周都洛阳的愿望,秦武王也当真死在了洛阳。

从丞相到逃犯——关键在于君王的信任

后来,甘茂因为种种原因,不被秦昭襄王信任,便独自逃出秦国,而他的家眷,都被留在了秦国。

秦王也后悔逼走甘茂,就对甘茂家人多加款待。甘茂的孙子甘罗,便在秦始皇在位期间,成为吕不韦的客卿。

秦国当时要派遣张唐这个人出使燕国,但是因为要途径赵国,而张唐又与赵国有矛盾,便拒绝出发。吕不韦很不开心,又没有办法。

甘罗那时才十二岁,他对吕不韦说,我有办法。

吕不韦说,你一个小屁孩,有什么办法?一边和尿泥去。

甘罗说:大项橐七岁就当孔子的老师,我十二岁了,怎么就不行?你就让我试一试,干嘛训斥我?

吕不韦被说服了。

甘罗去见张唐,问:“你和武安君白起谁的功劳大?”

张唐说:“自然是白起。”

甘罗问:“应侯范雎和长信侯吕不韦,谁得权势更大?”

张唐说:“自然是长信侯。”

甘罗说:“范雎派白起攻打赵国,白起不从,离开长安七里地,就在驿站被大王下令赐死。现在,文信侯让你出使燕国,你不去,你想在哪里死?”

张唐赶紧说:“去,我马上收拾行李就出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