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当年发掘雷峰塔地宫,据说金盒中有只白色蜈蚣,此事是否属实

1000多年前,笃信佛教的吴越国王钱俶,为庆贺他的一位妃子诞下皇子,斥重金修建了一座佛塔,取名为皇妃塔。而人们却因该塔建

1000多年前,笃信佛教的吴越国王钱俶,为庆贺他的一位妃子诞下皇子,斥重金修建了一座佛塔,取名为皇妃塔。而人们却因该塔建造在夕照山上的雷峰之上,也就称此塔为“雷峰塔”。

后来,这座塔又因一部《白蛇传》的民间传说,和鲁迅的两篇文章而变得家喻户晓起来。

(雷峰塔掠影)

2001年,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展开,共出土了近百件珍贵文物,既印证了一个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古老传说,同时也向世人再现了我国历史上曾经繁荣的社会文化,以及活跃的对外交流状况。

不过,随着这次考古活动的尘埃落定,一些离奇的传说却甚嚣尘上。其中有一则传闻是这样说的:有位考古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在雷峰塔地宫的考古现场,发现了一只装在金盒里的白色蜈蚣。更为神奇的是,专家们把这只蜈蚣装在一个有细小透气孔的玻璃瓶中,第二天发现这只蜈蚣竟然不翼而飞了,而瓶子却完好无损。

那么,这个传说是真实的吗?有多少可信度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让我们首先走进雷峰塔,了解一下它厚重而坎坷的历史。

北宋开宝8年,吴越国王钱椒为安奉“佛螺髻发”,动工兴建了雷峰塔。佛塔落成后,钱椒为庆贺一位姓黄的妃子生子,将它命名为“皇妃塔”。 塔为八面七层,塔身砖石结构,外围木构檐廊,内壁八面镶嵌有石刻佛经。整座佛塔规模宏丽,金碧辉煌,屹立在众山环抱之中,掩映在西子湖畔的湖光水色之上,构成了盛极一时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

在历史上,雷峰塔曾遭遇数次劫难,塔身受损严重。

宋徽宗宣和年间,雷峰塔遭受雷击,造成塔顶部分受损。在其后的方腊起义中,雷峰塔更是被焚毁,塔院及塔身的木构檐廊荡然无存。虽然在南宋初年,雷峰塔得到了修复,但已由原来的7层减至5层。元代末年,雷峰塔在一次大火中再遭重创,木质结构被焚烧殆尽,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塔身。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杭州,“数十里外,血流成川”,因怀疑塔身内藏有明军,日本人便纵火焚烧孤塔,致使宝塔变成黄褐色。“东倭入寇,疑塔中有伏,纵火焚塔,故其檐级皆去,赤立童然,反成异致”。

(方腊起义)

1924年9月25日,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晴朗之日,屹立了近千年的雷峰塔,终于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轰然倒塌了。

雷峰塔倒塌的新闻,轰动了全社会,部分愚昧的百姓相信塔砖有“辟邪”“宜男”等说法,蜂拥而至,肆意挖取。“聚而观者日以万计,竞拾遗物,不惮颠踬”。还有一些地方军阀,趁乱派兵劫取塔藏文物。当然,也有一些良知未泯之士,撰文怀古,唾骂痛惜。

2001年,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对雷峰塔进行发掘。在第一阶段的考古中,出土了纯银阿育王塔、金铜造像、石雕菩萨头像、铜镜、铜钱以及大量石经、铭文砖、建筑构件等文物。

其后,专家们对雷峰塔地宫正式发掘。这次发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史料记载,雷峰塔的地宫内,供奉有佛螺髻发。

在发掘过程中,随着重达1500斤的地宫盖板被缓缓移开后,一块面积不到1平方米的小小地宫赫然显现在世人面前。

专家们在这个狭小的地宫中,找到了异常神秘、备受瞩目的地宫舍利函。这个铁盒子高50厘米,长近90厘米,重达200多公斤。在场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舍利函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5厘米的鎏金银质金涂塔。虽历经千年,这座涂塔仍然熠熠生辉。

透过金涂塔塔身镂空处,可以看到塔内放置着一个金质容器,这中间有一个金棺,专家推定,吴越王钱俶供奉的佛螺髻发,必定就在里面。这是继陕西耀县神通寺发现佛发舍利之后,我国第二次发现释迦牟尼的发舍利,珍贵无比。

(佛螺髻发)

而传闻中所说的关于装有白色蜈蚣的金盒子,其实就是指的这个盒子,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白色蜈蚣,而是佛发舍利。

至于消息的来源,就更不靠谱了。并非什么考古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亲口所述的,其实就是参与现场挖掘的工人,随口胡说的。

那么,又为什么会是白色蜈蚣而不是其它呢?

这还是受《白蛇传》的影响,因为据说蛇最怕蜈蚣。当年法海将白蛇镇在雷峰塔下之后,为防止它逃出塔外,又放了一只蜈蚣看守。但后来白蛇出塔了,蜈蚣却没能出来,就永远留在塔中了。

所以,这些传说就是人们的杜撰而也,是附会于民间传说的一种臆测,并无实据。更何况当年的考古过程,浙江一家电视台还做了现场直播,根本没有所谓白蜈蚣的出现。

(参考资料:《西湖志》《雷峰塔杂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