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里有对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公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高丽王造舰900艘,其中可载1000石或4000石的大舰300艘,由金方庆负责建造;拔都鲁轻疾舟(快速舰)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负责建造。正月15日动工,6月900艘军舰完工。如此短的时间,如此浩繁的工程量,这些舰船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当时造船工业发达的中国江南及沿海地区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区仍在南宋控制之下。忽必烈只能把造船的任务交给造船技术落后的高丽人。
1274年10月,元至元十一年,九百多只舰船组成的蒙古舰队在朝鲜合浦(今韩国东南庆尚道)整装待发。这支舰队的统帅是蒙古人呼敦,他奉忽必烈的命令去征讨不肯向蒙古人纳贡称臣的“蕞尔小邦”——日本。
1281年,至元十八年,忽必烈组织了当时世界上空前的大舰队:拥有近5000艘舰船和20万名士兵,其中蒙古人45000,高丽人逾50000,汉人约10万,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宋军)。5月,高丽舰队先行出海,5月底抵达博多湾。主力南方舰队紧随其后,6月上旬与高丽舰队在九州外海会合。之后元军开始在九龙山登陆作战。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的抵抗。日军不断击退元军进攻,伺机组织反击。高丽统帅洪茶丘被俘后被杀,几名蒙古高级指挥官也相继阵亡。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元军粮草箭矢告罄,元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然而元军的最终灾难还在后面。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其强度远超上次。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基本被毁,北方舰队也损失大半。待5日风停,元军统帅范文虎等诸将“自择坚好船乘之,弃士卒十余万于山下。”日军乘机进攻,“尽死,余二三万,为其虏去。”此次大战,南方舰队全军覆没,“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蒙古军队的第二次远征也失败了。
此次战败,飓风与元军指挥上的不当,固然是重要因素,然而其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却还是元军所使用的战船。
元朝水军主力是前南宋水师,元军征服南宋的过程中,从南宋水军收获的战船大部分是由从襄阳之战到临安入城,在汉水、长江流域江上作战、受降所得。沿海、海上所获南宋战船则是在崖山之战前后得自南宋残存政权。
当时南宋水军的主要战斗在内河与近海,南宋水师熟悉河战却不解海战。收编南宋水军装备的大都是平底船,这种船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被普遍采用。其船在结构上便于分舱,有利于军队在航行途中进行军需品的管理和装卸,但是舱板结构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简化了主体结构,导致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的削弱。内河由于水平浪缓,这种船能很好的胜任,但在茫茫大海上,这种船便不那么坚固了。
忽必烈也曾命南宋故地扬州、湖南、赣州、泉州等地建造600艘战船,但至元十八年(1281年)二月,福建省左丞蒲寿庚上言“诏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民实艰苦”,造船之事遂中止。此外,江浙行省的泉州、江西行省等战船营造也困难重重。据《元史》可知,第二次远征日本所用战船中,高丽军900艘战船全部由高丽建造。而可以得到确认的江南所造战船仅有至元十六年的600艘,元水军主力依旧使用的是来自南宋的内河船只。
这些船只与明代长江流域使用的“九江式哨船”形状大体相同。这样的战船吃水浅,抗风暴能力弱,普通的台风便可使其遭受毁灭性打击,更不用说是日本海的飓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