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明台聊舞蹈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诸樊虽然不是大才大德之人,但当政期间也算是中规中矩。吴国在诸樊的领导下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诸樊每次都身先士卒,好像从来不畏惧战死沙场。就这样,吴国在诸樊时期也得到了一些发展。公元前548年,在位13年的诸樊去世,临终之时遵循先王寿梦的遗命,将王位传给了二弟余祭,并嘱咐余祭,死后要传位于老三,再让老三传给小弟弟季札。余祭听命,上任以后立即把季札封在延陵,让他从这块地方开始熟悉政务,以便日后接手吴国政权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余祭统治下的吴国继续稳固、缓慢地向前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吴国在这一时期不但继续与楚国开战,还和南边逐渐发展起来的越国打了几仗。
延陵
公元前544年,吴国攻打越国,抓到了一个俘虏,把他的双脚砍掉,派去看守吴国的战船。有一次余祭去巡视战船,因为喝醉了酒,便躺在船上休息。没想到这条船恰恰是那个越国俘虏负责看守的,这个越国俘虏对余祭早就怀恨于心,此时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他悄悄地爬到熟睡的余祭身边,解下余祭的佩剑,手起剑落杀死了余祭。余祭遭遇横死,遵先王遗命,公元前544,吴国的王位传到了余昧的手中。此时,季札还是完全没有心思当这个吴王,他在自己的封地一心向学,学问已经做得很好了。虽然他自己不想当吴王,但还是系吴国的命运于自身的,他建议余昧不要再像两个哥哥和父亲那样,盲目地开展对外战争,应该休养生息。
吴国古城
同时与中原各国交好。在这种情况下季札亲自充当使者,以文化的名义,以友好交流为目的出使了中原各诸侯国。余昧的称呼来自于《史记》,然而考古学家们在春秋时期吴地出土的青铜器的铭文中并没有发现吴王余昧的称谓,与其最接近的是一把青铜剑上的署名“弟未”,根据音近可通假的规则,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应该便是余昧的佩剑。《春秋》当中有“夷未”的称呼,而《公羊传》当中还有“夷”这个名字,总之,这些历史典籍或青铜器皿上的不同名字应该都是指吴王寿梦的第三个儿子,即我们书中所说的这位吴王余昧。从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527年,吴王余味共在位18年。这段时间由于有着季札出使列国的功劳,吴国几乎没有经历过战火。
青铜剑
余昧临终之时要传位于季札,这一下终于轮到吴国人朝野上下都热切盼望的季札当昊王了,可季札还是坚决推辞了。季札乃真君子也,几十年前考虑到几位哥哥,坚决不领吴王之位,可如今三位哥哥都已经相继去世,而他对于吴王的位子还是辞而不受,好像这个人已经修行到对权力完全没有了欲望,难怪孔子对其大加赞美。季札为了躲避,还跑回了自己的封地,表明坚决不继位的态度。指定好的继承人季札死活不当吴王,导致吴国国君的位置空置了一段时间。公元前526年,余昧的长子公子州于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自领吴王之位,这便是吴国历史上的吴王僚。
吴王僚剧照
吴王僚多少有些不安。这很正常,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指责吴王僚,因为即便是在今天,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如果身边有这样一个对自己不满,随时想要取而代之的人,而且这个人也具备代替自己的能力和合法性的时候,都没办法安心。为了防患于未然,吴王僚做了很多安保工作。他首先让自己的儿子庆忌做了自己贴身卫队的队长,庆忌这个人不得了,武功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天下第一勇士”,据说连别人射出的箭他都能徒手接住可见其勇猛的程度。其次,吴王僚牢牢地将军权把握在“自己人”的手里,他将自己的两个同胞弟弟盖馀和属庸都封为领兵的将军。
箭
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武装倒戈的事情发生。最后,吴王僚还要将自己的“敌人”边缘化,把公子光派到前线去,如果公子光战死沙场,吴王僚就彻底安心了。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在他上位的第二年,就再一次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其实,吴王僚的这一系列安排,公子光都已看在眼里,而且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公子光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广交各路英豪,豢养食客,还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府军”。公子光虽然没有当上吴王,但论地位,自己也一直算是王储一类的人物,毕竟自己的爹是曾经的吴王。此时吴王僚执政,自己再不济也得算是个“亲王”或者“王爷”,只不过吴国的规模有限。
府军
当时的政府中也没有这样的头衔罢了。这里要顺便说一下,春秋时期贵族阶层本来就有培养食客的风气,所谓食客,简单说就是贵族当中有一些大人物花钱养着归自己领导的一批人,这些人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对自己产生帮助。这些食客来自各行各业,并且大都有着自己的一些本事,有的学问好,有的有谋略,有些人则武功高强,或者有着特殊的才艺。也有一些身强体壮但没有什么突出能力的人,则可以充当“府军”,相当于这些贵族们的家庭军队。吴王僚二年(前525年),吴国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吴王僚派公子光为统帅。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分析,这很不符合吴国的传统。
参考资料: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