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李清照少年时写的一首小令,不足四十字,却写满了生活乐趣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正值北宋王朝最为煊赫繁华的时期。期间杰出人物灿若星辰,苏轼、秦观、周邦彦、晏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正值北宋王朝最为煊赫繁华的时期。期间杰出人物灿若星辰,苏轼、秦观、周邦彦、晏几道、贺铸等均在世。

其父李格非,世业经学,俊迈出众,长于行文作赋,常言:“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因文采出众被苏轼收于门下,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苏门四学士”。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得到父亲李格非悉心的教导,聪慧开朗,多才多艺,少年时就已成名。

成长于一个文风阜盛、安乐太平的世道里的李清照,聪明灵秀,早慧萌生,轻易便能体察人生百味。

生于一个相对开明的家庭的李清照,少女时代没有沉入深闺,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约上了三五好友,吟诗作词,把酒言欢,她笔下的生活没有离愁,没有相思,只有满满的乐趣。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留念的时代大概也就是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了。出游、饮酒、划船,寥寥几句,随心而出,纯真,灵动,俏皮的形象鲜活的立于人前。

读这首小令,使人可见,日暮时分,碧水清波,荷塘暮色,宛如一幅静谧的山水画,晚风吹拂,暗香涌动,一位少女乘兴而归,她哼着小调,坐在小船上,小桨从水面划过,泛起层层光泽,晶莹剔透。

此时的她,肆意欢笑,荡舟湖心,酒意未醒,误入藕花深处,心慌意乱,意外打破湖面的平静,惊起水中栖息的水鸟,腾空而起,眼前景象虽有惊吓,恍惚回神,不禁觉得有趣,大笑而归。

整首小令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以寻常的词汇,完整毫不做作的描述一幅少女出游的场景。这首小令虽是酒后之作,却不显扭捏矫情,真实写出了词人当时的乐趣。

少年时代就是这般多姿多彩,初秋的风,仲夏的夜,每种事物都成就少女的情怀,青春至纯,简单美好。

最后,愿每个人都能走出半生归来,依然是少年,拥抱美好,初心不老。

版权声明: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