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此人被称为“不睡龙”,8个字吓退黄巢大军,1件遗物让朱元璋胆战心惊

封建历史中有一个周期性现象。每个大一统王朝结束之后,都会继之以割据混战时代。汉朝之后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之后出现五代

封建历史中有一个周期性现象。每个大一统王朝结束之后,都会继之以割据混战时代。汉朝之后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之后出现五代十国。每一次割据混战时期,都会成为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军阀连年征战,百姓饱受战火饥荒之苦。然而在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中,江浙一代却出现了一方世外桃源,百姓安居乐业,刀兵不起。

这个乱世桃源,就是一代英雄钱镠创立的吴越国。钱镠,生于唐朝末年,杭州临安人,自幼习文练武,谋勇兼备。在唐末乱世中,他的本领排上了用场,20多岁时投军,因胆识过人,很快成为唐军中的一名武将,跟随江浙军阀董昌作战,逐渐削平当地的割据势力。后来董昌野心勃勃,妄想叛唐称帝,钱镠坚决反对,并出兵击败董昌。唐昭宗为嘉奖他,封他为节度使,赐予“丹书铁券”,凭此可免除9次死罪。

唐朝灭亡后,中原陷入割据混战。钱镠在江浙拥兵自守,艰难周旋于各路军阀势力之间。朱温篡夺唐朝皇权,自立后梁,册封钱镠为吴越王,后又被封为吴越国王,正式成为一方霸主。钱镠是个聪明人,始终低调做人,埋头保境安民,和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善事中国”,避免四面树敌。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江浙一带在五代十国时期,成为仅存的未遭战火蹂躏的一方乐土。

他去世前留下家训,要求子孙“如遇真君主,即速归附”,“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看似寻常的两句话,却闪烁着千古不灭的人性光辉。古代皇帝君主,具有这种胸襟气度、真正把百姓安危置于帝位宝座之前的做法,实属仅见。他的子孙谨遵祖训,北宋赵匡胤发起统一战争时,吴越国上表归降,用自家的皇位换来两浙百姓平安,免遭战火刀兵,百姓无不感念钱家恩德。

《资治通鉴》记载,钱镠有一项特殊“本领”,他在长期戎马生涯中,养成了很少睡觉的习惯。除非困得不得了,他才小憩片刻,但枕头却是圆木制成,或者直接枕着大铃铛睡觉,稍有转侧就会醒来,他称之为“警枕”。他的这一习惯被天下人称奇,连契丹人都知道,《十国春秋》记载,人们称他为“不睡龙”。

《新五代史》记载,钱镠谋勇兼备,善于用兵。唐末义军首领黄巢的一支队伍,曾经进入浙东一带,要攻打临安。钱镠带领20余名精兵,埋伏于道旁,成功歼灭了黄巢军的侦察队伍百余人。撤退时他告诉百姓,义军大队人马到来,打探虚实时,就告诉他们,“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其实“八百里”是当时的一个地名。义军人马赶到后,百姓就以此语对答,义军将领一听大惊说:“刚才几十个士卒都难以对付,何况兵屯八百里。”于是带兵绕过临安未敢攻打。

钱镠英雄一世,后人也是英才辈出。自宋朝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钱氏家族出身的进士状元担任高官,学者、文学家、书画家更是代不乏人。明朝时,钱家后人曾担任建昌知府,因故获罪被抄家。钱氏后人拿出“丹书铁券”给朱元璋看,朱元璋见到唐朝传下来的这件宝物,竟然低头服输,立即命人把钱家田产发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