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作家要有人道主义精神:文学应时刻关注着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原标题:作家要有人道主义精神:文学应时刻关注着世事变迁、人情冷暖文 史飞翔老作家孙犁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到:“凡是伟大的作

原标题:作家要有人道主义精神:文学应时刻关注着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文/史飞翔

老作家孙犁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到:“凡是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毫不例外的,他们是富有人情的、富有理想的。把人道主义从文学中拉出去,那文学就没有什么东西了。”读到这句话后我的心灵禁不住为之一震。长期以来我一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觉得我们当下的许多作家缺乏一种同情、缺乏一种悲悯、缺乏一种对于他人痛苦的深刻体验能力。在阅读时下的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我常常感觉到我们作家的眼睛是向“上”看的而不是向“下”看的,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将目光投向那些流行或是当红的东西,他们往往忽视甚至无视下层的最广大的人民的生存和境遇。

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样,罗素也写到:“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感情统治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于人类痛苦无以伦比的怜悯。”我以为张载和罗素的话归根到底只是一句话,那就是,知识分子要有远大的目标、崇高的追求以及高尚的人生境界。作为知识分子家族中一员的作家一度曾被誉为是“社会的良知”。人们把作家称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在作家的身上寄予了太多的希冀。人们希望作家能替他们说话,能为他们呼吁。尤其那些有苦道不出的下层人民更是把作家视为神明。然而使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作家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他们变的冷漠自私、心硬如石。

不知是因为出身还是性格的使然,我这人特别容易被感动。对于那些处境不是太好的人我总是有着一种本能的同情与悲悯。走到街上看见那些席地而坐的乞丐我总忍不住多看几眼。看电视时我常被一些人和事感动的泪流满面。许多在别人眼里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却常常让我激动或愤慨。在别人那里也许只是划破了手指但在我这里却早已是鲜血淋淋。我总是很脆弱。我总是很敏感。

我一直想写两篇文章《楼下运垃圾的老人》、《巷口的老鞋匠》。我要写的这两个人都是小人物。他们的生存状况令我很不安。他们弱小而卑微。但他们坦然面对生活,坚强而从容。这让我很感动。小人物能活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在我看来这种胜利不亚于一个工程的竣工。尽管我的内心一次次地冲动,但是这两篇文章直到今天还在酝酿中。我认为写它的火候还不够。但是总有一天我会把它写出来的。

我完全赞同孙犁老先生的观点:作家要有人道主义精神。这几年我们强调文学的这精神那精神惟独不提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想,造成文学与大众隔离、文学对社会很难再构成大的冲击这样一个尴尬局面恐怕无不与此有关。文学应该时刻关注涌动着的大地。文学应该时刻关注着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关于文学的人道主义孙犁老先生这样说,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它指的是作家深刻、广泛地观察了现实,思考了人类生活的现存状态,比如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希望有所扬弃。孙犁先生还说,只有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才能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而一旦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的作品就成为伟大的观念形态,这种观念形态,对于人类固有的天良之心,是无往而不通的。 一句话,作家要有人道主义精神。

来源: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